首页历史大明由我而校
第186章 献策入陕
作者:乐港船长更新时间:2024-11-21 10:02:40
第0186章 献策入陕

八月末,陕西发生流寇造反的事件,由保宁堡往四川广元县进攻。

延绥巡抚陈奇瑜带兵剿灭了流寇,对于穿越者来说,这是灾难的预兆。

历史上的明末就是因为陕西发生大的农民起义,最终点燃了全天下贫民的怒火,彻底烧毁了大明王朝。

陈奇瑜上奏说陕西的地方官员都贪赃逞威、残害百姓,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便群起造反。

今年河南和山东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发生了旱灾和蝗灾。当地官员纷纷引水救灾,捕杀蝗虫。山东总督袁可立从南直隶引进了几万只吃蝗虫幼虫的鸭子,再加上去年丰收,一斤粮食换一斤蝗虫尸体,发动老百姓的积极性,把蝗灾的损失算是降到最小。

问题还是在陕西这边,清丈田亩的任务都执行的很糟糕。

皇帝最终决定破格提拔陈奇瑜为陕西巡抚,督办清丈田亩,要促进当地粮食生产,为百姓找出一条求生之路。今年的赋税不必再交。

陈奇瑜在延绥为官,是颇有政绩的。他在这里建设水利,推广煤炭。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地势虽然平坦,土地沙化却非常严重,气候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百姓生活非常困苦。但这里的地面上水资源比较丰富,境内分布着几条长流河,有的河水量也比较丰沛。榆林北面有一条大的河流,上游建有水库,水库下游人工开凿红石峡,将水库之水引向广阔的农田,作灌溉之用,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生产条件,可以种农作物,可以养鱼。

当地的百姓是使用灌木、秸秆作为燃料。这种燃料的使用势必加重植被的破坏,继而加重了沙漠的蔓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陈奇瑜推广用煤炭代替树木、灌木秸秆,来保护绿化。

也因为陈奇瑜养护民生的能力强,皇帝决定给与他更大的权限。

升陈奇瑜为陕西巡抚只是明的一手,朱由校给宋献策升职为锦衣卫镇抚使,前去陕西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要敢于大兴刑狱、大开杀戒。

宋献策与那位新婚寡妇冯丽都成亲没几个月就要再次出行。小孩阿良心里很不痛快,平白无故就多了个爹。他们家搬到京城居住,阿良则是自愿提出到京营的少年团学习军事训练,来报答皇帝的救命之恩,实际原因是不愿意在家里多呆。

这位混迹江湖的神算宋矮子是希求赶出一番事业,名留青史的。得到了皇帝的任命,他匆匆忙忙跟夫人冯丽都告别,从家里收拾一点随身衣物,就带着数十个锦衣卫前往陕西公干。

冯丽都这时候急忙去找自己的儿子阿良回到家中,母子二人好好吃饭聊天。这阿良到了京营受的教育,比私塾中的先生教的要好得多。

京营的少年团先是教读书识字,然后学习《论语》和《史记》作为语文课的主要内容。除了语文课,还有数学课他们要学习算数和几何学。体育课要学习骑马、射箭和刀枪的战斗技法。至于操纵火器的课程,要等到他们十六岁以上才能学习。

宋献策到了陕西已经是初冬了,万物萧瑟,他到了地方上就跟平民百姓多做交流,了解了一些信息。

这些年,皇帝并没有对陕西征粮派款。但官府苛派百姓的行径并没有停止,衙役催办时的龌龊事数不胜数。

衙役办事时乘机勒索敲诈,鱼肉善良。百姓狡黠的,见得衙役上门,笑脸承迎,酒肉款待,送上厚重的下马银两,赔上许多恳切关照的话,然后再谈公事,则虽当出百两,亦可十两完案。

如其恃在高门清望,轻视差人胥吏,有失礼待,或有其他旧嫌新怨,惹得衙役与他为难,那便是他含冤抱屈,花钱受气的日子临头了!当出一两,也要他出十两;当出十两,少不得硬派百两。

若还抗拒有违,便指他阻挠公事,锒铛入狱,再加几倍费用方得出来。他纵使上衙门打官司,官吏为了发财,安得不袒护衙役?

纵使他上控入省,亦无非发县勘问。恼怒州县官吏,更容易造成倾家荡产的冤狱。

俗谚说:“气死莫告状。”所以纵有冤屈,亦只好忍气罢了。因为人同此心,却为衙役们壮大了鱼肉百姓的胆量。初时,衙役只将他们的恶毒手段施于弱小人民,渐渐的口胃吃大,便施于名门大族。最近,豪绅巨室亦难免受他们的闷气了。

这调查结果可是让宋献策为难了,若只是某些官员贪污受贿倒还好说,押到刑场斩首示众,请皇帝再派新官前来上任就好。衙役们的集体犯罪,难道能把衙役都更换了吗?显然不能。

抱着满肚子的疑虑,宋献策到西安城调查一下陕西巡抚陈奇瑜是否有问题,是否一心为国为民造福。

进了西安城,宋献策走进附近的几条大街闲逛,他发现有一条街,挤满了携带着布袋、麻袋、瓦钵以及各种盛器的贫民们,他恍然大悟这条街上有一处赈济所。

赈济所的门口不需要挂出招牌或其他标记,因为无论在白昼或深夜或凌晨,无论在施粥、发放救济粮即将开始或还要等待几个时辰以后才可能开始,在赈济所的门口以及附近几条街路上一直有大量的贫民聚集在这里。

贫民大多数是衣衫褴褛,甚至在这严冬腊月的季节里还是衣不蔽体,在黑洞洞的破棉絮袄的缝隙中露出胳膊、大腿、脊背以及身体的其他部分。他们面容憔悴、行动说话都是有气没力的,但是脾气奇大,为了小小的一点原因就可以与人吵架、打架,大家互不相让,不怕已经裂缝的棉袄被人撕成碎布条。

虽然如此,宋献策还是颇为佩服陈奇瑜的管理能力。在这个时代,稍稍出现一些灾荒都会导致大规模的混乱,这些饿肚子的人能老老实实等施粥,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这一大帮嗷嗷待哺,长期挣扎在生死之间,稍微一点的折腾、磨难就可以使他们惨遭灭顶之灾。赈济所的吏员能做到简化手续、放宽尺度,尽量给受施者方便,真是与宋献策一路的见闻不同。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