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穿越北宋之逆天系统
第54章 毕方有士吴怀义
作者:越骑校尉更新时间:2024-11-08 06:04:33
第五十五章 毕方有士吴怀义

吴怀义是克隆人这件事,只有刘伯阳和至尊宝知道。在吴怀义的记忆里,自己却是生在长在毕方国。毕方国远在神州西南两万里,是由前六国遗民不甘暴秦统治,泛舟出海,辗转上百年,这才安居的一处大岛,然后经历上千年发展,直到现在。

吴怀义记得自己出身毕方四大家:贾、冯、耿、吴的吴家,从小就学于小学堂,中学堂,后考入政法学院警事科。受毕方国政务院派遣,吴怀义跟随同僚们坐船涉海数万里,来到神州,襄助毕方国共主-启明公。这些记忆是如此深刻,就跟永远忠诚启明公的信念一样,刻在他的脑子和骨子里。至于启明公为何在神州大宋,这是毕方国的一段辛秘,吴怀义等人只是略知一二,不敢妄加议论和胡乱打听。

吴怀义是第二波来到神州,坐的是渤海号巡航舰,他不仅记得一路上的颠簸,更记得当时初见启明公的激动。

他的专长是心理和行为分析以及审讯,所以他首先在昌国劳役营里工作,专门跟那些海贼俘虏交谈沟通,给这些人做心理和行为分析,找出可改造分子,不可改造分子。然后又给那些可改造分子做分析总结,找出他们的真实心理,确定是否属于已改造好的可用分子。

明面上吴怀义整天跟劳役营的人说说话,吃吃饭,甚至一起打球,无所事事一般。实际上他的权柄极重,对于那些劳役营里的海贼俘虏而言,可以说是一言定生死。被他确定为不可改造分子,基本上是死路一条;被确定为可改造分子,只要自己不作死或遇到病灾,都能活下来;被确定为改造好的可用分子,马上就能被提升为小组长等职位,成为重点培养对象。

各机构成立后,吴怀义属于内务局监查处,专门负责内部监管审查,继续负责劳役营事务。后来跟着各大机构转到东兴岛办公,这时负责的工作就繁重广泛多起来。

此时的海贼俘虏的改造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不可改造分子已经没有了,工作重点就是在劳动中把这些可改造分子逐步改造为可用分子,同时谨防可能出现的反复,警惕少数隐藏或退化的不可改造分子。

吴怀义的工作重点转移去了那些移民身上。这些从内地送过来的移民,主要是招募来的,部分是“拐骗“,甚至还有挟裹强迫来的。总之为了多给东兴岛拉人,移民局是不择手段。

这些来源复杂的移民,开始由移民局统一管理,先由内务局监查处一一甄别,找出居心叵测、心怀不满或不轨的人,然后借调给各商会、工厂和机构部门。移民局和内务局保持监管,而各借用单位也定期给出用工报告。这些监管和用工报告会汇总到监查处,由吴怀义这样的专家进行分析总结,定期观察和谈话更是吴怀义和同事们的日常工作。

一旦移民被吴怀义和其同事给出总结报告,确认为可用分子,移民或其一家的资料会转交给民政局,正式成为东兴岛预备平民。此后,再由内务局暗中监查三年,结合每月的监查观察报告和用工单位的用工报告,以及定期进行的谈话记录,汇总写出总结报告,合格者转为正式平民,待遇完全不同了。

这些举措应对的都是十五岁以上的移民,其余的少年童子另有一套章法,教育辅导为主,观察监查为辅,所以这些少年童子,包括专门收养孤儿的童子营,主要由民政局少儿处负责,内务局辅助。

吴怀义走进内务局办公楼,一栋连排的单层木屋。现在东宁城的建设还处于热火朝天的地步,第一优先的是码头、主干道和城墙、哨楼等防御工事;其次是住宅、供排水、公厕、浴室等生活建筑和公共设施;第三是学校、医院等民政建筑和工厂、农田、仓库等建筑设施;接下来才是办公楼,文化馆,商业街等建筑设施。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东宁城已经修建了城墙哨楼,三个码头,四条主干道,六个住宅区及其配套设施,还有三所学校,一座医院,三座工厂,四座农场,以及若干仓库正在陆续建成中。第四等级的商业街只修好了三分之一,文化馆、图书馆准备开工,至于办公楼,就先用一排木制的老仓库隔开临时用下。

“吴科长你好!”一进门,看到保洁人员陈老实在跟他打招呼,他是最早一波内地移民,跟王宝录是邻居。

吴怀义笑着点头回应:“老陈,早啊!”

“不早不早,都日上三竿了。”陈老实微弯着腰站在一旁,脸色全是谦卑讨好。在这些移民眼里,吴怀义这种自称公民的“公人”比以前家乡的书吏衙役的身份要高,比正经坐堂的官人老爷们又要低些,但不管是哪种,都值得陈老实去尊敬和讨好了。东宁城里除了六千多军士,现在有四万移民和预备平民,但吴怀义这样的公人只有近六百人。再除去工厂、农场的技师管事,“各衙门”的公人只有四百人,相当“稀罕”了。

“对了,吴科长,”陈老实在这简陋的内务局“衙门”当差三个多月,已经习惯了跟这些公人打交道以及他们打交道的方式,“昨天跟你提的那件事,就是我邻居王宝录女儿婚配给钢铁厂技工张大锤的事情,请问批下来没有?”

“那件事啊。”这种民间婚配的事,如果是正式平民,按章法去民政局登记就好了,没人管的。但是王宝录一家和张大锤都还只是预备平民,三年观察期还没满呢,所以民政局就把申请报告转到内务局,这边审核通过后民政局才好继续审批,符合要求的就签发结婚证书。

“看来你邻居很着急啊,”吴怀义笑着答道,“我昨天帮忙问了,文书前天转到了我们内务局监查处。按照流程和规定,最晚明天就会给出审核意见,转回给民政局。材料我看过了,没有其他问题,只是王宝录的女儿只有十四岁吧。”

“是的,王家大姐儿实岁只有十四岁,虚岁已经十五了。”

“老陈,东兴岛不论虚岁,只管实岁。而且也规定了女子必须满十六岁才能婚配,这不是故意刁难人,这是那些医师们定下来的,十六岁之前婚配生子,很容易生产艰难,母子皆亡。”

“这个我知道,这个我知道,”陈老实连声应道,“上夜校的时候先生们多次提及过,夜校戏里也演过,为了传宗接代,十四岁就嫁了人,结果身子骨都没长好,婴儿卡住了,母子双亡,真是太惨了。”

东宁城里百姓们基本上都要去夜校“学习”,因为你识字多少跟你的工钱有关系,而且夜校也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各类戏曲、小调等等,讲得都是百姓们的日常事情,又蕴含着教育意义,很受大家的欢迎,众人上夜校的积极性非常高。

陈老实上过夜校,也看过演的那些戏。他婆娘是童养媳,十四岁就跟他圆了房,十五岁生儿子差点一尸两命,有亲身经历的他当时就吓出一身冷汗来,连连叮嘱家里人,小姐儿千万不要那么早嫁人。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