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穿越北宋之逆天系统
第107章 过继嗣子善终老
作者:越骑校尉更新时间:2024-11-08 06:06:10
第一百一十二章 过继嗣子善终老

长庆坊,从一大早开始,祥符县、巡城营就派来差役兵丁,封锁了外围六条街。进出很不方便的街坊们开始还牢骚几句,随即看到结队的内侍,还有殿前司、侍卫司、皇城司的官兵过来站班,马上闭上了嘴巴。

辰时刚过,就有官轿过来,一顶接着一顶,络绎不绝。在一些内侍和差役的指挥下,轿子挪到了旁边的街坊里,整整塞满了两条街,而随从们又站满了一条街。

“今天这是怎么?”上千的百姓在一旁远远地看着,议论纷纷。

“我也不清楚,只知道今天来贵人了。祝大官人,祝大官人来了。”

“祝大官人,你老在开封府当差,耳目灵着呢,你老给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身书吏打扮的男子矜持地跟周围邻居拱拱手,“这个我还真知道。”

“祝大官人,你赶紧给说说,这都看了一早上,一水的绯官袍,还看到了几位紫袍。”

不愧是天子脚下,知道绯色官袍是六品以上,紫色是四品以上。国朝文官品阶很值钱,六品算是“中级干部”,四品已经是“高级干部”。

“紫袍官人,等着吧,还有让你们吓一跳的贵人。”祝大大人故作神秘地说道,把周围百姓的心勾得更痒痒了。

看着周围百姓们脸上讨好、哀求的神情,祝大官人心情舒畅,正要开口解释一番,突然看到一个“熟人”,连忙远远地拱手弯腰施大礼,神情非常地恭敬。熟人也看到了这边,只是点点头,跟着官轿匆匆地走进长庆坊。

“祝大官人,那是你的亲戚?”有好事者问道。

“我要是有这样的亲戚,那就是祖坟冒青烟了。知道那位是谁吗?开封府通判鞠大人的知宅。”

周围的百姓倒吸一口凉气,开封府通判,妥妥的六品官,而且是开封府地面上的现管官,对于他们这些平头百姓来说,就是天了。大家对今天在长庆坊发生的事更加好奇了。

“祝大官人,这长庆坊只知道住着一位大贵人,今天看这阵势,难道是位相爷?”有聪明的人猜测道。

“你这杀才,还真让你猜到了。没错,长庆坊住的是是梁内相。”

“梁,梁内相?”有知道的人牙齿都在打颤。

也有不知道的人,还在那里追问:“梁内相,哪位梁内相?”

祝大官人不屑地看了一眼那些愚昧无知的人,朗声说道:“当然是检校太傅,中太一、神霄宫使,镇东、河东节度使,都知内侍省事,梁内相。”

“原来是这位隐相,难怪往日里正坊侯都不让旁人靠近长庆坊。今天梁内相府上有什么盛事?”

“当然是大事啊,梁内相要收继嗣子,今天是行礼的大日子。”祝大大人抚着胡须说道。

“嗤-嗤,宦官收子,呵呵。”有人忍不住出声嗤笑。

“谁,谁在笑?不想活了?”祝大官人黑着脸大声训斥道,“不知道今天有内侍省的中使和皇城司的官差出入?要是刚才谁的嗤笑被他们听到一耳朵,整条街的人都能给你发配了。你知不知道?”

“说得太邪乎吧。”终于有人忍不住出声了。

“张三,我就知道是你。你以为你读了几天书,就自认为是进士官人了吗?居然敢在这里嗤笑,大放厥词。”

“我怎么敢呢?”被祝大官人的气势一压,张三缩着脑袋,往他人身后躲。

“你知道不敢就好,就是进士大官人都不敢在背后非议梁内相,你一个穷措大,休得再胡言酸语,免得拖累了街坊邻居。”

“祝大官人,休得管那腌舍货,你快给说说,梁内相府上这收继嗣子的事情。”

“哼,且放过你,要是再敢胡言,我拿了你去祥符县。”看到是左近老者,有侄儿在应天府当官,有些背景,祝大官人不敢驳了他的面子,借着台阶下,继续说道:“你们可知,梁内相收继的嗣子是哪家的骨肉?”

“谁家的?”

“苏学士家的。”

“我的道尊天爷啊,苏学士的骨肉?这可真是,我的三清天尊呦。”

“祝大官人,是苏学士哪位后人的骨肉?”

开封府遍地都在唱苏学士的词,大家都很熟悉这位大词人的家世,“苏学士在世有四位公子,是哪一位的骨肉?苏家居然送子过继给梁内相,这世道,唉…”

“你唉个屁!听我说完。满朝官人们私底下都知道,苏五公子在扬州一夜荒唐,让一名歌姬怀了骨肉,生下一子。苏大公子差点没气死,可是苏家的骨肉怎么办?认,败坏门风,不认,世人非议。最后还是驸马爷出面,从中牵线,将苏五公子的私生子过继给梁内相,两全其美。”

“可不是两全其美吗!”老者抚须赞叹道。

“所以我说了,待会来的贵人只怕要吓死你们。”

正说着,前面有人骚动起来。

“谁来了?谁来了?”后面的人伸着脖子问道。

“驸马来了。”

过了一会,又有人叫了起来:“是王相(王黼)的仪仗和牌面。”

“高太尉,高太尉也来了。”

“白相(白时中)的仪仗来了,还有董相(董方)和李相(李彦邦)仪仗来了。”

惊叫声彼此起伏,越是这样,祝大官人就越是得意,嘴里也不停地给众人解释道。

“怎么样?这些大大小小的官人,不给梁内相面子,也要给唐相和驸马面子,就算是清贵御史,前面几位大官人都不买面子,也要给苏学士一份面子。”

最后,随着蔡太师官轿仪仗到来,议论声达到了最高潮,围观的人可算是过足了瘾。当然了祝大官人也是极大地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礼成!”王黼站在一旁,当起了司仪官。

那个四岁的小儿在老妈子和一位内侍的引领下,有模有样地随着王黼的喊声磕头行礼,不过他紧绷的嘴角透露着心里的极度紧张。时不时地张望一下,应该是希望能够找到他的母亲。

“这孩子的名就取‘籍’字,大名‘梁籍’。”见证人唐国维微笑着说道。

“嗯,这孩子的字嘛,就取‘念祖’,梁念祖。”另一位见证人高俅说道,取字一般是成人的时候,不过现在长辈给取了,放着就好了,等成年礼完后再用不迟。

“好,好,梁籍,梁念祖,好名字,还请两位赐字。”梁师成今天穿得就像一位土财主,满脸是笑。唐国维和高俅挥毫写下梁藉和梁念祖,马上有人取走,好生保存。

接着是内侍粟永光出面,宣读着官家的诏书,赐梁藉宣议郎官阶。

这时,该轮到苏家人出面了。

苏轼长子苏迈据说身体有恙,无法从宿州赶来;次子苏迨最有出息,只是前几年恶了官家和蔡太师,被贬为广东参议。后来刘伯阳上书为其求情,迁为知江陵府,现在也赶不回来;于是来的是苏学士的第三子苏过,人称斜川居士,以及苏学士第五子苏逵。

“两位苏大人,还请见礼。”王黼客气地说道。

今天在场的权贵们,大部分跟苏学士关系不一般。梁师成不说了,高俅公开承认过曾为苏学士身边小史,唐国维曾跟苏轼是同僚。当年苏学士知扬州,唐国维为通判。苏学士遇大赦北归,在常州过世,正是当时知江宁府的唐国维亲自跑到常州处理后事。刘伯阳,自称‘苏学士门下走卒’。至于蔡太师,曾经是苏学士的政敌。但是活着的苏学士和死了的苏学士完全不同,现在蔡太师毫不在意地参加这个仪式,并四处宣扬当年跟苏学士是如何惺惺相惜的。

苏过瞪了弟弟一眼,咳嗽一声,朗声道:“梁家有童子,名梁籍,天资聪慧,我,苏过苏叔党,愿与弟苏逵苏叔同,同添梁籍蒙师,传授苏家注解《易经》《春秋》和《老子》。”

苏逵也站了出来,喏喏地说道:“苏逵苏叔同,愿为梁籍蒙师,授经传业。”

众人齐声大叫:“善!恭喜内相!嗣子拜于苏学门下!恭喜苏大人,学业有传承。”然后纷纷呈上各自的礼物。

唐国维的是一本自己注释的《战国策》,王黼是一把玉如意,刘伯阳是一张软弓,高俅送了一幅画,蔡京则送了一幅字。

大堂里众人互相恭喜,说着场面话,一片和谐。刘伯阳看到梁藉被引到一旁,一把抱住他的母亲,两人在一边抱头痛哭,估计多半是高兴吧。当了梁师成的嗣子,起码可以看到将来的荣华富贵。梁藉生母现在的身份是乳娘,也算脱离苦海了。

梁师成曾经想“处理”掉歌姬,梁藉的生母,被刘伯阳劝住了。说梁藉已经四岁,懂事有记忆了,要是长大后知道自己生母“死于非命”,只怕心中要存芥蒂,更有可能反目成仇。多养一人又如何?

时间差不多,众人纷纷告辞。刘伯阳走的时候,梁师成也是亲自相送。走到门前,左右无人,刘伯阳低声道:“梁内相,从此你不再是孤身一人,也有子嗣传续于世了。”

梁师成没有眨眼,只是双目微红,用力捏了捏刘伯阳的肩,拱手长施一礼。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