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支队的支队长是刘云天,整个支队共有一千余人,人虽然不多, 可由于大战的原因,所以火车的运力非常紧张,李云生这些临时组建的杂牌军根本坐不上火车,只能乘坐汽车赶路,由于路况不怎么好,于是汽车开得很慢, 一路上还能看到赶往上海的其他部队。
第五支队是在第二天早上才抵达上海郊区,到了上海郊区之后,刘云天就找到李云生, 叹气的说道:“我们第五支队被分派到左翼兵团,我现在要去兵团司令部报道,你带着弟兄们在这里休息。”
刘云天之所以会叹气,是因为左翼兵团的防区距离黄浦江不远,防区中很多地方都在日本军舰的攻击之内,而舰炮的威力太大,很多部队一上去,被日军战列舰的舰炮轰了几次,人员就会伤亡过半,所以被编入左翼兵团,是非常倒霉的。
李云生也知道左翼兵团的伤亡最大,可现在军令以下,由不得自己这些人反驳,只能乐观的说道:“副座放心,我们这些杂牌军, 想必司令部的人也不怎么放心,不会把我们安排到什么重要位置。”
刘云天一想也是,就凭特务处这些临时组建的杂牌军, 那些军中重将根本不会放心,毕竟这支抗日救国军有多少战斗力,他们也能有一些了解,于是交代李云生带好人马后,就去了左翼兵团司令部。
两个多小时以后,刘云天便回来了,面色也好了很多,而李云生看到刘云天的表情,就猜到结果一定不错。
李云生猜的一点没错,刘云天一进来就开口说道:“兵团的陈长官让我们第五支队警戒后方,以防日本人混进来捣乱。”
听到这个结果,李云生也松了口气,心想还好不用上去吃日本人的炮弹,就笑呵呵的说道:“司令部长官还真给您面子,竟然安排了这么个好差事。”
刘云天感慨的说道:“的确是好差事,不过能得到这个差事,也是兵团长官不放心我们,他们也能猜到我们这些杂牌军到底有多少战力,不过好在不用去跟日本人拼命了,”然后就和李云生商议要如何警戒后方。
两个人商议了一会,最后决定把所有人分成三组,二十四小时在后方巡逻。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三天,在这三天内,李云生亲眼目睹了这次的大战是何等惨烈,尤其是左翼兵团这里,一个师的部队上去,没有几天就被日本人打垮了,看着这么大的伤亡,李云生又担心了起来,照这么下去,自己这些人早晚会被拉上前线。
李云生的担心很快就成了现实,到了第二天早上,刘云天就派人来找李云生。
两个人一见面,刘云天就严肃说道:“兵团司令部下命令了,让我们第五支队一分为二,分别去十一师和三十五师那里支援。”
听到这个结果,李云生马上皱起了眉头,被派到前线倒是并不意外,可第五支队一共才一千多人,竟然会被分开使用,而这两只部队的防区可都是最危险的地方,尤其是十一师的防区在吴淞口一带,那里是战争最惨烈的地方,就开口问道:“副座,怎么会把我们派到那两处,而且我们这点人怎么还被分开使用了。”
刘云天叹息的说道:“第十一师和三十五师已经伤亡太大了,在没有支援的话,恐怕就支持不住了,所以长官部才做了这个决定,”然后话锋一转的说道:“我命令,李云生带领手下的第一小队前往吴淞口,去十一师找王师长报道。”
看着刘云天如此严肃的下令,李云生就是一愣,然后冷冷的开口说道:“属下遵命,”然后不再说一句话,就转身离开。
等回到了自己的驻地,李云生就很恨的想着,看来刘云天是把自己推出去了,毕竟十一师的防区比三十五师的防区还危险,那里紧挨着吴淞口,在日本海军舰炮的射程之内,可他竟然让自己带着第一小队去支援,这不是让自己去当炮灰么。
可转念一想也能理解,毕竟军令如山,他根本没有办法,第五支队必须要去那两个地方支援,而整个第五支队只有他和自己两个人的军衔最高,必须分开带人去增援那两支部队,刘云天肯定会选择安全一点的地方。
想到这里,李云生就有些叹气,然后吩咐刚过来的刘刚:“让弟兄们马上集合,我们去吴淞口那边支援。”
刘刚得到命令后,马上就去准备了,半个小时之后,李云生的第一小队就集合完毕,然后就开赴吴淞口那边。
距离吴淞口一带还有十几公里的时候,李云生就听到远处阵阵的爆炸声,随着距离越来越近,爆炸声也越来越清晰,又走了半个多小时,距离十一师的防区已经不到三公里了,就听到一阵刺耳的呼啸声,紧接着就是巨大的爆炸声传来,即使距离这么远,李云生也能清晰的感觉到地面一颤。
第一小队的人虽然都是职业军人,可从未听到过如此巨大的爆炸声,一旁的刘刚就开口问道:“科长,刚刚的声音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弹药库爆炸了。”
李云生语气低落的说道:“那应该是日军舰炮齐射产生的声音,”然后就不在说话,带着人马继续向前走。
等到了十一师的防区,即使距离最前沿阵地还有一段距离,可李云生还是能看清远处的景象,只见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日本军队还不时的发动进攻,而在战场的地面上,还有很多直径长达十几米的大坑,这些大坑非常的显眼,让李云生产生了不寒而栗的感觉,心中就做了决定,自己一定要想个办法,决不能去最前线吃小日本的炮弹。
由于是在战时,十一师的师部附近自然有警卫,不过在李云生看来,这些警卫做的很不到位,等李云生都距离师部很近了,这才过来盘问。
由于是奉命而来,自然不会有什么意外,所以守卫的士兵向上面打了几个电话,就带着李云生进去。
李云生让刘刚带人在原地休息,然后就进入师部,在守卫的带领下,很快就来到了师部,师部也只是一张简单的帐篷,和众多的帐篷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李云生一进去,就看到两个挂着少将军衔的人正背对着自己,在一张桌子前面商议军情,旁边还有两个作战参谋。
其中一个挂着少将军衔的人就开口说道:“师座,在这么打下去,咱们支持不了多久了,现在小鬼子一顿炮火,咱们就要损失很多弟兄,部队已经快伤亡过半了。”
另一个少将开口说道:“部队打光了也要支持下去,陈长官给我们的命令是在坚守两天,然后才会有部队来换防。”
李云生见此,只好开口说道:“属下李云生,奉命报道。”
这时两个人才转过身来,他们的面貌都很普通,全都是四十多岁的汉子,不过其中一个人李云生却认识,正是在黄埔军校时,自己的教官郝晋源。
这时郝晋源也认出了李云生,不过由于在战时,也没有客套,只是简单的开口说道:“咱们师生倒是有缘,没想到你也来到了淞沪战场,”然后对着一旁的人介绍:“师座,这是我在黄埔时候的学生,叫做李云生。”
师长就开口问道:“你就是长官部派来增援的,你们有多少人,武器装备怎么样,”十一师的师长叫赵正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人,所以最先关心的就是这些情况。
李云生轻声的说道:“禀师座,属下一共带来三百人,”然后小心的说道:“不过武器大部分都是短枪,长枪只有几十只,”从刚刚两个人的对话中,李云生就知道十一师的处境不好,所以自己便如实汇报了情况,这样两个人就不会把自己放到最前线。
听了李云生的话,赵正道就抓起电话拨了出去,等电话接通后,就抱怨道:“陈长官,我跟你要支援,可你才给我派过来三百人,还都是杂牌军,这能顶什么用。
听话里传来了严肃的声音:“现在到处都在求援,也只能这样,等晚上的时候,还有一个保安团会过去,你先坚持一下。”
赵正道又讨抱怨了几句,等挂了电话,就对着郝晋源说道:“一会让一团长过来,把这些人补充到一团去,一团现在就剩下几百人了,有了这批人,应该能恢复点元气。”
郝晋源马上说道:“师座,这些人都是特务处的人,战斗力不强,他们补充到一团,会不会出什么意外,要不还是按照计划,让警卫营上去。”
赵正道冷冷的说道:“有人补充总比没人强,一团现在的情况,应该补充人手继续作战,”然后解释道:“原本我是打算把警卫营派过去,可现在他们来了,警卫营还是留下来,关键的时候在顶上去,这样我们手里才能有一直预备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