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红楼之贾府崛起
第51章 戏曲知识考核
作者:呆王之王更新时间:2024-11-14 15:48:36
第五十一章 戏曲知识考核

“欢迎考官入场。”

主持人话毕,三位男子走了进来,坐在了考官席上。

“哇,这不是京城名角、忠顺王府的首席小旦,蒋玉菡吗?”

一个参赛的小女生,一脸花痴。看到一个斯文秀气的蒋玉菡,惊呼道。

“现在名气最大的旦角,蒋玉菡来当考官了?”

另一人显然不敢相信。

“居然是蒋玉菡当考官,我真是高兴啊,希望能让他给我点评一番。”一个参赛者兴奋的说到。

王府首席戏曲名家蒋玉菡,担任本届考官。

蒋玉菡坐在了考官席的左边。

考官席的最右边,是一个一身侠气的男子。

“哎呀!还有冷面二郎柳湘莲,这位好冷的美男子也来当考官了。他本人居然这么帅,简直比蒋玉菡还要帅气。”

江湖豪侠“冷面二郎”柳湘莲。

有一个比赛的小旦,在贾宝玉身后惊喊道:

“听说柳湘莲是出名的谁的面子都不给,今天评分肯定要低了。”

一个参赛者失望的说道。

最后,主持人用最隆重、最正式的声音,为大家介绍到: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尊敬的院长,也是我们的主考官,宁国府的蔷大爷!”

原来,这间戏曲茶楼的馆长,居然是——宁国府正牌玄孙,贾蔷。

“哇,这个院长也好帅啊。”

不得不说,这贾蔷还真是风流俊俏,外相既美,看起来内性又很聪明。

贾宝玉在参赛者中间,看到贾蔷居然来了,心想:听说我这个贾蔷侄子,常斗鸡走狗,赏花玩柳,没想到还自己开了一间戏院。

“有意思!”

贾蔷,是贾宝玉的侄子。

本次比赛考官阵容豪华,由宁国府正牌玄孙贾蔷担任主考官,江湖豪侠“冷面二郎”柳湘莲,王府首席戏曲名家蒋玉菡参加的评委团。

主持人见贾蔷、柳湘莲、蒋玉菡三位考官都已经到位。然后环顾一周:“各位能到本戏院参加比赛,想必都有自信的。”

然后看着自信的参赛者,主持人说道:

“现在,比赛开始。”

一众参赛者秉心静气。

“现在进行第一场比试。戏曲知识比试!”

“比试规则呢,我在这里再说一次。“

主持人介绍规则:

”由三位考官,对戏曲的知识进行提问。”

“一共100道题,采用抢答的形式,由考官随机提问戏曲题目,回答正确最多的十个人,算通过,可以进入第二场。”

主持人介绍道,第一场乃是抢答,答题最多的十个人进入第二场。

“只有十个人能通过?好少啊。”

贾宝玉身边一个参赛者说道。

“宝哥哥,加油。”

女扮男装的林黛玉,也在台下看着贾宝玉了。

“既然来考核,我就把话说清楚,如果私下商量问题,作弊的话被我发现。取消比赛资格!”主持人大手一挥。

“是!”众人点头。

主持人说完,退下场去。

贾蔷、柳湘莲、蒋玉菡等三位考官,看向了各自桌子上的题目纸。

主考官贾蔷说道:现在,我来出第一道题。

贾宝玉看着坐在考官席的贾蔷,心中一阵感慨:

没想到穿越到红楼梦,还要被自己的侄子考。

贾宝玉在贾家,乃是玉字辈,身份尊贵。

贾蔷在贾家,乃是草字辈的,按照辈分,贾宝玉乃是贾蔷的叔叔。

按照实力,贾宝玉乃是荣国府最耀眼的人物。比父母双亡的贾蔷的实力强的多,贾宝玉一般还懒得搭理贾蔷。

今天贾宝玉化妆后微服私访,被贾蔷考核,还真是令贾宝玉感到一阵有趣。

“有意思,本帅哥就先不透露身份,在这里玩玩一会儿。”

贾宝玉继续装作普通的参赛者,进行答题。

“开始作答!”

贾蔷靠着椅背,双手背在身后,傲然而坐。

“第一题。”

“戏曲选段《青梅煮酒论英雄》故事中,主人公是那两位人物?”

贾蔷问出了第一道题目。

”我会!“

贾宝玉身后了一个参赛者率先举手。

”好,请这位参赛者作答。“

贾蔷说道。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主人公是曹操,还有刘备。“

这位参赛者说道。

”好,回答正确。“

贾蔷说道。

”第二题。在剧本《三国演义》中,“义绝”、“智绝”、“奸绝”分别是指那三位人物?“

贾蔷又出了一道三国演义的题目。

”这...“这道题比刚才的那一道要难一些,没有人马上抢答,过了大概30秒。

一个人举手,得到同意后,说道:

”“义绝”乃是关羽关云长、“智绝”乃是诸葛孔明、“奸绝”是曹孟德。“

参赛者答道。

“好,回答正确。”

贾蔷说道。

已经过去了两道题,贾宝玉算是明白了,这些题目也不难啊。这些题目和之前美女云儿说的一样,都和戏曲有关。

“第三题,古代戏曲发端于先秦两汉,酝酿于隋唐,形成于宋。那么请问,繁荣兴盛于哪一朝?“

贾蔷说出第三题。

”元朝。“

一个人举手抢答道。

”好,第四题,请简要分析元朝戏曲繁荣兴盛的原因。”

贾宝玉连着三道题,都没有回答,已经有点落后。

贾蔷说出了第四题,这一题出来,场面立刻就安静了。

“简要分析元朝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

听了这道题,参赛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了。

冷场。。。

无语...

有点难。

贾宝玉感受着从刚才大家抢答,到现在冷场的巨大转变。

眼角一抽,想到:

“大家难道都不会吗?”

贾宝玉心中疑惑道。

“这不是《戏曲知识大全》中,第257页上的内容吗?”

一众参赛者还是没人举手。

贾宝玉又回忆了一边极速读书系统中的《戏曲知识大全》,确定自己确实背诵过这道题,然后,默默地举起了手。

”哦?这位选手,你举手了?“

贾蔷看到有人举手,呆了一下,然后对易容后的贾宝玉问道。

贾宝玉按照《易容术》中的方法,用低沉,浑厚的嗓音说道:

“不错,我知道。”

”那请回答吧。“

”元朝戏曲兴盛的原因嘛。“

贾宝玉按照《戏曲知识大全》的记载,慢慢说道:

”第一,是元朝朝廷对歌舞戏曲的喜好。耶律楚材《赠蒲蔡元帅》诗云“素袖佳人学汉舞,碧髯官伎拨胡琴。”可见高层出征前亦随身携带艺人,对伎乐的十分喜好。元统一全国后,由于朝廷对歌舞戏曲的喜好,大批地笼络全国艺人,从而为元杂剧的产生和繁荣奠定了厚实的人才基础。“

”第二,元朝朝廷特定的文化氛围。蒙古统治者实行文化辖制和思想禁锢,但包括杂剧在内的词曲这一领域相对来说要较为宽松。“

”第三,元代科举制度较长时间停止。知识分子没有出路,处于社会底层,面对重负卑下潦倒的命运,元初一些士人远尘世以保名节,流连于唱唱打打、热闹非凡的勾栏瓦舍,他们与艺人为伍,并逐渐涉足于杂剧的创作,形成了一支具有高度文化素养队伍,从而为元杂剧的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四,吸取前代戏曲的精华。元杂剧吸收了金院本和诸宫调的长处,并融合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它的形成标志着我国戏曲的成熟。“

”第五,经济的繁荣和民众阶层的扩大。商业发达,人口众多,文化昌盛为剧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随着平民阶层的壮大,喜爱元杂剧独特艺术的平民不断增多,为元杂剧的繁荣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贾宝玉淡定的说到。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