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民国匹夫
第73章 最后一次
作者:射洪市更新时间:2024-11-18 20:39:57
第72章 最后一次

第72章最后一次

一行二十来号人全部下了船,便朝着渡口上头的石梯路朝上走。

很多人其实不清楚,所谓的码头和渡口完全是两码事。

所谓码头,一般是指水运装卸货物的地方。

而渡口更多的则是对于人员的运输。

当然,现在江湖上所谓的码头又是另一个意思,特别是在川中指的就是袍哥堂口。

总之,同一个名字意思却不尽相同。

洪江码头的山门就在渡口上方不远处。说是码头,其实道上一般称之为山门,和公口的会馆一个性质,都是龙头坐馆以及下面各个司职帮务人员办公的地方。

只是杨铭等人还没有走到洪江码头,对面一位黝黑的精壮大汉就带着四五十衣衫破旧搬运模样的人笑着走了过来。

“哈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那中年汉子哈哈一笑,一边走便抱着拳朝杨铭几人拱手道:“早就听闻杨先生大名,却不想杨先生这般年轻,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还有蒋兄弟,也是人中龙凤,能协助杨先生开辟商道真是让张某羡慕啊!”

杨铭一愣,对面的人自己认识?

只是略一思索,然后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洋油商行的野心到了现在其实已经不算什么秘密了。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在整个川西南都铺设了洋油销售网点,那么下一步不言而喻肯定是继续蚕食川中的其他地区。

特别是四川这个地方,水陆通畅,各地袍哥码头看似遥远,其实消息传播极快,往往上午还在成都发生的事情,到了下午的时候指不定全川都知道了。

很显然杨铭以及弘义的事情早就顺着水路一路传播开了。

而眼前这位自称张某的汉子很明显就是洪江码头的龙头张光磊了。

“想必老哥便是张光磊,张龙头当面了!”杨铭当下也拱手抱拳,和蒋进喜一起迎了上去。

“张兄,久仰,久仰!”蒋进喜也笑着和张光磊打招呼。

“哈哈,上午便听水路上的兄弟说杨先生和蒋兄弟要来射洪,我便一直让人盯着,果然才中午你们便到了!”众人见过礼,张光磊身子微微斜转,正好让过杨铭等人半个身,后面的洪江人顷刻间便让出了一条道来,张光磊这才道:“杨先生远来是客,听闻还是从英国留学回来的精英,想来大鱼大肉吃惯了,今日我便做主置办了一桌家常小菜,虽是简陋还请杨先生和蒋兄弟不要推辞才好!”

说话间,张光磊便右手一抬,做了个请的动作。

杨铭一边随着张光磊朝前走,一边笑道:“张大哥客气了,如果不嫌弃叫我一声杨兄弟就好,不过张哥你有句话却是说错了!”

杨铭也不推辞,这张光磊一代龙头出门迎客,虽然说不上迂尊降贵但不管怎么说也有种非常重视的感觉。再结合张光磊带的这一行穿着寒酸的洪江袍哥.....杨铭觉得这位张龙头很显然是心有算计。

当然到底是想打打秋风还是想要从洋油商行扯块肉就不好说了。

“哦?”张光磊有些诧异,他还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

蒋进喜这才拍了拍张光磊的肩膀,笑道:“恐怕张兄弟还不知道,杨兄弟正是射洪人,你说他是客不是说错了是什么?”

“杨兄弟竟然是我们射洪人!”张光磊一愣,然后脸上的笑容就更加灿烂起来,他再次哈哈一笑,爽朗道:“如此还真是老哥哥我说错了,当罚!待会儿上桌老哥哥我先自罚三杯!话说,杨兄弟是射洪哪儿的人啊?”

“青堤古镇的!”杨铭也没打算隐瞒直接顺口说了出来。

当然,事实上杨铭直接自报家门主要还是有另一层面的心思,那就是如果这次真能回青堤古镇买地的话多结识一些人以后终归会有用的。

几人有说有笑,很快一行人便来到了洪江码头。

洪江码头是一处沿江而建的低矮宅院,因为是沿江,建的太高容易招风,低矮点无疑更加安全,材料也更耐风化一些。

整个宅院并排有十来间房间,中间最高,两边依次平缓而下,呈一个略微弯曲的半圆形。

中间最高的部分就是洪江码头的堂口,也就是山门,此刻山门大开,门前一幅对联尤为醒目。

上联是:气震高岗忠勇过万江

下联是:武动湖海侠义遍八方

横批四字:忠义无双

杨铭不由得眉头皱了皱,这幅对联不简单,他似乎以前好像听过。不过此时却一时间什么也想不起来。

有道是天下袍哥是一家,虽然各地袍哥公口、码头各自为政,但是在表面上还是要讲三分袍哥情谊的。

所以作为金堂弘义公口龙头的蒋进喜以及一种弘义人路经洪江码头,自然是需要拜一拜山门的。

袍哥会和其他帮会不同,袍哥会不敬开山鼻祖,也不敬神仙佛陀,山门内敬的是义气为先关二哥,堂前烧三炷香,一柱香敬天,二柱香敬地,三柱香敬众位袍哥兄弟。

蒋进喜带着弘义袍哥在一众洪江人的见证下先拜了关二哥,然后又恭敬的上了三柱香便算是礼成,

杨铭没有进山门,他不是江湖人,也不是袍哥兄弟,进去没有理由,便在外静静的观看。

直到最后洪江人全部上前高呼‘气震高岗忠勇过万江,武动湖海侠义遍八方’这句话时,杨铭这才想起来他为何对方才在门前看到这幅对联有种熟悉的感觉。

因为在他小的时候就曾经听过这句话,只是当时年幼,而且时隔多年印象不深,如果不是刚才张光磊他们郑重的喊出声来,他恐怕根本想不起来。

这一刻杨铭仿佛又回到了在老家祠堂时的那一幕,那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同样郑重的喊出了这一番话,朝着祖祠旁边的香案恭敬的上了三柱香.......

然而就在现在,杨铭再次看向张光磊的时候,眼神中不易差距的闪过了一丝复杂之色。

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袍哥公口码头遍布四川,今日才看到一个真正的袍哥码头.......

Ps:晚了点,抱歉,抱歉!第70章真正的袍哥码头

一行二十来号人全部下了船,便朝着渡口上头的石梯路朝上走。

很多人其实不清楚,所谓的码头和渡口完全是两码事。

所谓码头,一般是指水运装卸货物的地方。

而渡口更多的则是对于人员的运输。

当然,现在江湖上所谓的码头又是另一个意思,特别是在川中指的就是袍哥堂口。

总之,同一个名字意思却不尽相同。

洪江码头的山门就在渡口上方不远处。说是码头,其实道上一般称之为山门,和公口的会馆一个性质,都是龙头坐馆以及下面各个司职帮务人员办公的地方。

只是杨铭等人还没有走到洪江码头,对面一位黝黑的精壮大汉就带着四五十衣衫破旧搬运模样的人笑着走了过来。

“哈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那中年汉子哈哈一笑,一边走便抱着拳朝杨铭几人拱手道:“早就听闻杨先生大名,却不想杨先生这般年轻,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还有蒋兄弟,也是人中龙凤,能协助杨先生开辟商道真是让张某羡慕啊!”

杨铭一愣,对面的人自己认识?

只是略一思索,然后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洋油商行的野心到了现在其实已经不算什么秘密了。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在整个川西南都铺设了洋油销售网点,那么下一步不言而喻肯定是继续蚕食川中的其他地区。

特别是四川这个地方,水陆通畅,各地袍哥码头看似遥远,其实消息传播极快,往往上午还在成都发生的事情,到了下午的时候指不定全川都知道了。

很显然杨铭以及弘义的事情早就顺着水路一路传播开了。

而眼前这位自称张某的汉子很明显就是洪江码头的龙头张光磊了。

“想必老哥便是张光磊,张龙头当面了!”杨铭当下也拱手抱拳,和蒋进喜一起迎了上去。

“张兄,久仰,久仰!”蒋进喜也笑着和张光磊打招呼。

“哈哈,上午便听水路上的兄弟说杨先生和蒋兄弟要来射洪,我便一直让人盯着,果然才中午你们便到了!”众人见过礼,张光磊身子微微斜转,正好让过杨铭等人半个身,后面的洪江人顷刻间便让出了一条道来,张光磊这才道:“杨先生远来是客,听闻还是从英国留学回来的精英,想来大鱼大肉吃惯了,今日我便做主置办了一桌家常小菜,虽是简陋还请杨先生和蒋兄弟不要推辞才好!”

说话间,张光磊便右手一抬,做了个请的动作。

杨铭一边随着张光磊朝前走,一边笑道:“张大哥客气了,如果不嫌弃叫我一声杨兄弟就好,不过张哥你有句话却是说错了!”

杨铭也不推辞,这张光磊一代龙头出门迎客,虽然说不上迂尊降贵但不管怎么说也有种非常重视的感觉。再结合张光磊带的这一行穿着寒酸的洪江袍哥.....杨铭觉得这位张龙头很显然是心有算计。

当然到底是想打打秋风还是想要从洋油商行扯块肉就不好说了。

“哦?”张光磊有些诧异,他还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

蒋进喜这才拍了拍张光磊的肩膀,笑道:“恐怕张兄弟还不知道,杨兄弟正是射洪人,你说他是客不是说错了是什么?”

“杨兄弟竟然是我们射洪人!”张光磊一愣,然后脸上的笑容就更加灿烂起来,他再次哈哈一笑,爽朗道:“如此还真是老哥哥我说错了,当罚!待会儿上桌老哥哥我先自罚三杯!话说,杨兄弟是射洪哪儿的人啊?”

“青堤古镇的!”杨铭也没打算隐瞒直接顺口说了出来。

当然,事实上杨铭直接自报家门主要还是有另一层面的心思,那就是如果这次真能回青堤古镇买地的话多结识一些人以后终归会有用的。

几人有说有笑,很快一行人便来到了洪江码头。

洪江码头是一处沿江而建的低矮宅院,因为是沿江,建的太高容易招风,低矮点无疑更加安全,材料也更耐风化一些。

整个宅院并排有十来间房间,中间最高,两边依次平缓而下,呈一个略微弯曲的半圆形。

中间最高的部分就是洪江码头的堂口,也就是山门,此刻山门大开,门前一幅对联尤为醒目。

上联是:气震高岗忠勇过万江

下联是:武动湖海侠义遍八方

横批四字:忠义无双

杨铭不由得眉头皱了皱,这幅对联不简单,他似乎以前好像听过。不过此时却一时间什么也想不起来。

有道是天下袍哥是一家,虽然各地袍哥公口、码头各自为政,但是在表面上还是要讲三分袍哥情谊的。

所以作为金堂弘义公口龙头的蒋进喜以及一种弘义人路经洪江码头,自然是需要拜一拜山门的。

袍哥会和其他帮会不同,袍哥会不敬开山鼻祖,也不敬神仙佛陀,山门内敬的是义气为先关二哥,堂前烧三炷香,一柱香敬天,二柱香敬地,三柱香敬众位袍哥兄弟。

蒋进喜带着弘义袍哥在一众洪江人的见证下先拜了关二哥,然后又恭敬的上了三柱香便算是礼成,

杨铭没有进山门,他不是江湖人,也不是袍哥兄弟,进去没有理由,便在外静静的观看。

直到最后洪江人全部上前高呼‘气震高岗忠勇过万江,武动湖海侠义遍八方’这句话时,杨铭这才想起来他为何对方才在门前看到这幅对联有种熟悉的感觉。

因为在他小的时候就曾经听过这句话,只是当时年幼,而且时隔多年印象不深,如果不是刚才张光磊他们郑重的喊出声来,他恐怕根本想不起来。

这一刻杨铭仿佛又回到了在老家祠堂时的那一幕,那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同样郑重的喊出了这一番话,朝着祖祠旁边的香案恭敬的上了三柱香.......

然而就在现在,杨铭再次看向张光磊的时候,眼神中不易差距的闪过了一丝复杂之色。

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袍哥公口码头遍布四川,今日才看到一个真正的袍哥码头.......

Ps:晚了点,抱歉,抱歉!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