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边系统精灵委委屈屈的,那一边沈清云倒毫不客气的在涣嬷嬷家吃上了麦饭。
农庄一直以来物产丰富,餐桌上鱼虾青菜都有,麦饭虽然吃起来粗糙,但是新鲜欲滴,颗粒饱满,别具一番风味。看得出来,涣嬷嬷一家为了招待沈清云这一顿,也是用了心思的。
“郡主,招待不周,招待不周。”涣嬷嬷笑着给沈清云夹菜,一边自谦地说到。“您是皇城来的,什么没见过?也就尝个新鲜罢了。”
沈清云不死心,试探性的问道:“涣嬷嬷,以前没有小麦的时候,你们都吃的什么?”
“没有小麦的时候,我们吃的是……”涣嬷嬷顿时卡了壳。“瞧我这记性,还真想不起来了。老大,那之前我们吃什么来着?”
因为沈清云身份的关系,涣嬷嬷的大儿子作为一家之主,涣嬷嬷请客,他也在屋内作陪。“吃的是……”
不出所料,他也说不出口。脑海中一阵迷茫。
“看我这傻儿子。”涣嬷嬷不好意思的笑着,生硬的转换着话题,“娘老糊涂了,你也老糊涂了吗?”
转过头来,她对着沈清云说道:“那么久远之前的事情,谁记得?”不重要的事情就放一边吧,“清凉寺的桃花马上要开了,郡主要不要去看看?”
“桃花?”沈清云来了兴致。“不是快五月了吗?怎么还有桃花?”一般桃花都在三月开放。就算福旺庄地处纬度较高,也不至于暮春了才开。
“要说这清凉寺吧,可是咱们这地儿的一块福地。”沈嬷嬷一听沈清云对清凉寺感兴趣,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清凉顶以前就是一座光秃秃的山,因为高,又没什么风景,连采药人都懒得去。”
“大概我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吧,不知从哪里来的僧人,那通天的本事,硬生生就造出一座通体气派的佛寺。”
“寺里的僧人倒与普通僧人没啥不同,也吃斋念佛,暮鼓晨钟。老和尚们都是好心肠,帮着咱们乡下人过了好几个灾年。附近这一带,家家户户没有没受过清凉寺的恩惠的。”
一讲这个清凉寺,涣嬷嬷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说来也奇怪,这清凉顶在那之前,可真没啥了不起的,可是自从清凉寺出现了以后,整座清凉山都变得与以往不同起来。那可真是带着佛祖的仙气儿,山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哪里看得出来,五十年前那是一座荒山!”
“就说这桃花吧,你看咱这儿,别说桃花了,连结的毛桃都快褪了,他那边可好,这会子桃花才开。”涣嬷嬷眼中一片向往,“那遮天蔽日的粉嫩呦……老头子还在的时候,可带我去过几回。”
“现在年纪大喽,走不动喽。”说着说着,涣嬷嬷的眼泪就掉了下来。
沈清云完全没有插话的机会。刚想安慰几句,涣嬷嬷立刻擦干了眼泪:“瞧我,说着说着说到哪里去了。郡主,这清凉寺桃花可是咱们这儿有名的景象,您可一定要去看看。城里的达官贵人,夫人小姐的,也都喜欢去看个景儿。”
沈清云倒对宗教活动场所不感什么兴趣。不过“山寺桃花”还是值得一看。反正她闲着也是闲着,况且,地理地貌也是农业科技大学的必修课。
于是,她爽快地答应了涣嬷嬷:“好的,我一定去看看。”
既然起了要去看看这四月底的桃花,沈清云早早便和石头约好了驴车。石头爹挺不乐意的,毕竟这几天下麦子,石头和驴车都是有大用的,奈何石头娘一门心思觉得儿子太辛苦了,一年到头忙个不停,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可以出去走走。
再说了,儿子大了,看二柱都已经娶上媳妇娃都有了,她们家石头也该相姑娘了。清凉寺桃花会可没规定只能有钱人家去看,多少老百姓家也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让大姑娘小姑子出去活泛活泛,这样一来,说不定石头就能相中哪家姑娘呢?可别说。这福旺庄上的,她可一个都没看上。
于是石头爹就这样被说动了。
清凉寺离福旺庄并不远。要是在现代,顶多也就是一个小时的车程。可是,坐着那驴车,沈清云他们一早出发,将将赶了一天路,天擦黑才赶到清凉顶山脚下。
住一晚上是势在必行的了。清凉寺的地界儿,山下寺里也是盖了专门招待信众的房屋,价格公平合理,童叟无欺,只需20铜板,只是通铺而已。
石头住通铺倒没什么,不过沈清云堂堂一个郡主要住通铺,这大兴朝的面子可丢的太离谱了。不过沈清云根本就不在乎这些,她是高楼大厦也住的,通铺也住的,毕竟兜里没钱,可不得省着点儿花嘛!当年全国穷游住青年旅社的n人间,她不知道交了多少好朋友!
打着上香名义来游玩的小姑娘们叽叽喳喳个没完,沈清云也和她们一起,聊着天儿入睡。
睡得正香甜,她的脑海之中警铃大作。沈清云忽的睁开了眼睛。
“叮!现在发布第二个任务!”原来是等待多时的第二个任务来了。
〖任务〗清凉寺桃花的盛开
(清凉顶桃花本是大兴一景,而今年却不知为何,连花苞都没有。未来的农神呀,请找到桃花谢顶之谜,让桃花在暮春的温暖阳光中绽放吧!)
〖任务奖励〗农神之手(1/5)
沈清云睁大了双眼。清凉顶不愧是清凉顶,哪怕已是暮春,这会儿气温就如同早春一样,本该温暖的夜里反而透出一点儿寒浸浸的意味。
清凉寺为信众们准备的被褥用材虽普通,却是浆洗得干干净净,而且明显经过太阳的暴晒,散发出阵阵令人安心的清香。
紧挨着她躺着的,是从福旺庄附近的村里来进香的小姑娘彩蝶,在梦中尤自发出傻呵呵的笑声。在睡前的卧谈中,沈清云已经知道,小姑娘很快就要嫁人了。娘家妈妈有些舍不得,又想女儿婚后的日子过的顺遂,于是便学着城里人家,来寺里进个香啟个福,好保佑女儿一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