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曹雪芹写出这本书之后不久,这本书也被列为了禁书。
为不少大儒学士所不容。
可是这样的书籍依旧让长安不少人动容。
特别是女孩子至少人手都有一册。
李世民坐在甘露殿一边吃着干果看着红楼梦,作为一个皇帝难得的修仙时光。
正看着就有人来报,“汉中王李元昌求见。”
收起手中的红楼梦,李世民想起李元昌还在长安。
思量了一会儿,李世民说道:“让他进来。”
李元昌来到李世民的面前,拿出红楼梦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请将此书列为禁书。”
“禁书?”
李元昌开口说道:“红楼梦一书中充斥着对官员的讽刺与鄙夷,如此一来让坊间百姓如何信任朝堂。”
李世民想起红楼梦里确实有一段故事说的就是官商勾结。
李元昌接着说道:“李正此子胆大妄为!如此书籍竟敢刊印售卖!此等逆子当诛!”
李世民闭眼像是在休息开口说道:“你先退下。”
几日之后坊间对红楼梦这个故事议论愈演愈烈。
这个故事不像是白蛇传。
有些故事甚至有些人亲身体会过一般。
书中所写,晴雯被王夫人以勾引宝玉为由,被撵含恨而死。
黛玉听到宝玉定亲的消息,千愁万感的那种情绪。
世家大族之下普通人的反抗是多么的无可奈何。
也有人猜测这和李正的被赶出书舍有关。
自从李正离开书舍之后,即便是诗才天下无双,他也无心仕途。
就像是故事中的宝玉,最后看淡了儿女情长。
一篇红楼说尽了人间冷暖。
怪就怪在这红楼实在是太真实了。
真实得就像是每个人都有经历过一般。
才会有这么大的议论。
朝堂上,唐俭等一众文臣站出朝堂说道:“请,陛下将红楼梦列为禁书!拿下李正!”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议论开来。
红楼梦里的故事确实对朝堂不好。
而且更加影射了当今士族与官员之间的关系。
其中对红楼梦这个故事最敏感的人应该就是五姓了。
李世民还没发话,魏征上前说道:“陛下!我朝立国以外还没有人因言获罪,陛下广开言路,莫非诸位觉得那书里的故事说的就是你们吗?!”
李泰诧异地看了一眼魏征,没想到魏征也看这本红楼梦。
唐俭再次说道:“若是此书一旦广为人知,坊间何人再信朝堂!”
魏征冷笑说道:“莫非再让陛下来一次焚书坑儒不成!”
焚书坑儒确实有点过了,李泰细细想了想,这红楼确实为不少老臣所不容。
红楼梦对官僚的讽刺确实是有,不过不是那么地多。
倒是更多的是一种对世俗礼教的讽刺,还有对大家族里的那些尔虞我诈。
更别说整本红楼梦里的人物看起来没一个好人。
李泰上前打圆场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治罪李正倒是有些矫枉过正了。”
李世民看向李泰,“说说看。”
“儿臣以为不足以治罪李正,倒是红楼梦这个故事确实发人深省,父皇广开言路,自然不能容不下这本书,但若立为禁书,显然也会让坊间不满,不如以书为鉴!”“魏王的意思是还要陛下去推崇这本书吗?”有文官立刻说道。
李世民看向这个说话的文官,这些官员的底细自己心里一清二楚。
这些反对红楼梦的人大多都是五姓的人。
李世民心中暗暗有了算计。
说了一句此事容后再议便散朝了。
回到甘露殿的李世民问向李君羡,“这本红楼如今刊印了有多少册了。”
李君羡回答说道:“不多,据所报一共也就八百余册现在已经停止刊印了。”
“又断了?”李世民好奇,和白蛇传一样,总是卖到一定的数量就不卖了。
这个李正到底在卖什么关子?坐在泾阳的李正毫不在意现在长安的风声,吃着一根羊肉串李正对李义府说道:“放出风声,就说我泾阳接印书的生意,一页十文钱。”
“县侯一页多大呢?”
李正指了指桌子上的一本梁祝说道:“就和我们现在印的一样大。”
“知道了,这就去安排。”
泾阳放出了风声说是接收印书的生意,将书卷印成纸书一页只要十文钱。
听到这个消息长安文人疯狂了。
一页书只要十文钱什么概念?纸张在李正那里竟然这么便宜。
长安的文人有很多文章。
尤其是那些权贵,更是一车车的竹简往泾阳送去。
也有长安书商瞅见了商机。
带着钱与红楼梦,白蛇传去泾阳县。
白蛇传自然不用多说了,已经成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红楼梦更是在朝堂引起了风浪。
轰动了整个长安,这样的书不愁卖,就算卖到关中各地都有得卖。
他李正不卖,市面上就这么几百本,不少的商人都抢着要书。
读书人疯了,商人们也疯了。
村口被堵着水泄不通,李恪带着人苦苦维持着这里的秩序。
看到这些生意,李正站在村口笑得很灿烂,发财了!
在宫里的李世民收到消息,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手里的红楼梦没了滋味。
把书放在桌案上,还以为这小子有多么高风亮节。
难怪这些书籍刊印到了几百册就没了。
让人们买都买不到。
原书的价格更是水涨船高。
让买不到书的人眼馋,只能让人代为转述和抄书。
你拿出这么动人的故事,就是为了让长安的读书人拿着书去你那里多印几册是不是?
多好的故事,多好的文采!这小子根本没有把学识文采当一回事,这小子眼里就只有钱。
这么好的文采学识,这么多的本事,怎么就都落在了李正一个如此要钱的人手里。
真是老天瞎了眼!白蛇传,红楼梦,都是为了长安的人知道他李正能够印书。
“李正!你玩得好一手抛砖引玉。”
李世民在宫里大声喝道:“李君羡!”
李君羡急急忙忙而来,“陛下。”
“泾阳真的能印这么多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