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政没有丝毫隐瞒,如实说出。
这种情况,他在跟小采要玉盏碎片时,就已经有过预料,没有多少紧张。
宋绫雪眉梢一动:“玉盏现在何处?”
楚政自怀中取出一枚布袋,双手奉上。
通透的玉盏已然恢复原状,裂痕处被金线覆盖,单从外部看,已不见瑕疵,甚至比之原先,更多了三分贵气。
不过,盏内依旧隐约可见裂痕,如同冰裂,充其量只能做个摆件,而无法用来盛饮酒水了。
寻常的修复手段,能做到这个地步,已是殊为不易,楚政自己也很满意。
这玉盏他昨夜才修好,足足为他提供了三十点的经验值。
这几日,他也摸索出了一些面板的信息。
并非是修复所有东西,都会有经验值增长,他尝试过故意打碎一只瓷碗,而后进行修补,面板没有发生任何反应。
秽房之中,那些断裂的桌椅,修复之后,也未能给他提供经验值。
对于经验的增长,面板似乎有着自己的一套判断规则。
玉盏在修长的指尖来回翻转,片刻后,宋绫雪摩挲着盏壁上的金线,缓声道:
“这金线,从何而来?”
这些金线虽不是一笔大数目,但也不是一个奴仆能随随便便拿出来的。
“是小人以往攒下的月银。”
作为家奴,前身每月都有例银,虽是不多,但经年累月攒下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数字,原本是想攒着为自己赎身,没想到最终会用在这玉盏之上。
为了凑齐修复所用的这些金线,楚政耗费了其中大半积蓄。
宋绫雪将玉盏收入袖中,随口问道:“何时学的这门手艺?”
“书上看的。”楚政抬起头,隐晦的瞥了一眼袖口,略感心疼。
如果没有这场风波,他还寻思着等过一段时日,没人想起,拿这玉盏去换些东西。
“看来你平日倒是用功。”
夸了一句,宋绫雪再度将话题扯回正轨:“那些仙门典籍从何而来?”
这才是重中之重。
“典籍是二小姐离府前夜所赠。”楚政照实回答。
严格意义上来说,那几本典籍里,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重要内容,没什么可以隐瞒的。
“绫清离家前,去找过你?”宋绫雪微微皱眉,一旁的宋云亦是猛然站直身子,睁大了眼,眼底满是不可思议。
一副好皮囊,当真就如此厉害?
大小姐也就罢了,平日里接触的男子较少,一时间有些心思,难免的事。
可二小姐是何人?天生仙骨,神仙一般的人物,仙宗之内,往来的也都是上仙,什么颜色未曾见过,怎么也会对楚政另眼相看?宋云后退了两步,心口好似压着巨石,满脸沉重。
“绫清与你说了些什么?为何要留这些东西给伱?”宋绫雪当即开口追问,想要知晓更多的细节。
“二小姐未曾说什么,只是问及我有何心愿,念及我服侍了几年,帮我完成一个愿望。”
楚政一五一十的全盘托出,而后补充了一句:“小人自知天资愚钝,难成大器,就要了几本杂书解闷。”
“你就要了这几本书?”宋绫雪神色略显诧异,忍不住道:“你为何不趁机要一笔金银赎身?亦或是灵丹延寿。”
出去做个闲散富家翁,置地娶妻,无论如何,都比在府中为奴来的好些。
“我自幼父母双亡,是宋家给了我活路,出了府,我也不知该做些什么。”
楚政垂首一声轻叹,而后抬头望向宋绫雪:“经二小姐点拨,我才知晓,这玉盏乃仙家之物,我失手将其打碎,是万死难赎,大小姐仁善,留我一命,我自当知恩图报,日后一尽绵薄之力。”
在楚政看来,前身多少有些不识抬举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面子值几个钱,卖惨打感情牌这一套,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有效果,尤其是针对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
一旁的宋云回过了神,看着面色诚恳的楚政,心头警兆狂闪。
不对……
这绝不是他认识的楚政。
那副熟悉的面孔之中,他却是隐约看出了几分奸相。
坏了……
宋云连忙偏头望向宋绫雪,果不其然,宋绫雪虽是面色未变,但目光却是柔和了下来。
一时间,宋云汗流浃背,以往的楚政,就是个犟种,空有其表,从未让他有过这种威胁感。
以往大小姐施恩之际,宋云都是提心吊胆,最怕的,就是楚政哪一天突然想开了。
如今,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楚政只怕是真的想开了,要接下大小姐抛出的橄榄枝。
这次禁食,真的让他学乖了。
“罢了,事情既已说清,此地没你的事了。”
宋绫雪摆了摆手:“既是绫清所赠,那几本书你便留着吧。”
“大小姐明鉴。”
楚政松了口气,转身正要走,又被宋绫雪叫住:
“修玉盏的金线,自去账房填账,走府库拨款,多报二十两银子,我给你批,算是赏钱。”
宋绫雪眸光微敛,淡淡开口:“打碎玉盏的事,我已罚过你,不做计较,修好玉盏,算你有功。”
“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楚政躬身一礼:“谢大小姐赏。”
见他没有拒绝赏银,宋绫雪不禁嘴角微翘,看楚政又顺眼了几分,再度开口:“你这手艺,埋没了可惜,不必住在秽房了,去府库,那里正好有些古时的玩意儿要修补,例银给你涨一倍。”
“谢大小姐!”
楚政眸光大亮,他正愁秽房有些鸡肋,想着之后该如何安排,瞌睡就来了枕头。
府库的差事,与秽房天渊之别,能在那里当差的,必然是府内的核心人物,最得信任。
宋家绝大部分珍宝,全部放在其中,充满了未知,相比之下,已经被彻底摸透的秽房,毫无吸引力。
“大小姐,这终究是他一面之词……”
宋云深吸了一口气,话未说完,便被宋绫雪摇头打断:“城内人多眼杂,楚政的行踪一查便知,你去核证,查清后报与我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