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读书识字,慢慢地开始知礼,懂规矩,庄上风气一下不一样了,精神面貌也好了很多。
农户们,倒也没有趾高气昂,不过开始注意形象了,少了许多不文明的举止。
走起路来挺胸抬头的,不想在自家兔崽子前丢脸。
庄上待嫁的女娃,现如今可抢手得很呢,上门提亲的媒人,真的要把门槛踏破了,没办法,大唐百姓对知识的渴望。
穷苦人家,想着能娶个识字的女娃,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
希望自家晚辈能识字,花不起钱请先生,由他们娘亲来教,自然是再好不过了,或许教得更好。
房遗爱和庄上通过气,不到十六岁不可成亲。
当然了,这也不是强制要求了,他自己都未能做到,也不好强加于人了。
……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下,马上就中秋节了。
近日以来,庄上洋溢着过节的气氛,透着一股书卷气。
因为,学堂要准备一场灯谜,这个从前也就城里见过,房家庄是没有过的,更别提亲自参与了。
以往,遇到这种事情,他们无不躲得远远,省得丢人现眼。
灯笼学生自己来做,一来学校没这么多人手,二来锻炼他们动手能力,不过多落在他们父辈身上。
谜题由学校先生来出,每人写几个灯谜不在话下,就连李纲等几位先生,主动加入其中,似乎很享受这个过程。
学校也在积极准备着,答对灯谜是有礼品的,多是一些笔墨纸砚之类的,鼓励学生读书学习。
礼物钱自然是学校来出。
不过,说到底,还是房遗爱的钱,学校没有收入来源,所以开支他一力承担。这点钱,对他来说不在话下。
“咱有钱!”
看到庄上如今的变化,他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感觉这个钱花得很快乐。
房府。
苏珊坐在桌前,黛眉轻蹙,一脸为难的样子。
见到房遗爱回来了,她主动迎了上去,“相公回来了,晚膳已经准备好,一会便可用膳。”
丫鬟下去布置晚膳,苏珊犹豫地说,“相公今日又送来好多请柬,都是邀你去参加中秋诗会的。”
“不去!”
房遗爱态度坚决地说,搂着苏珊桌前坐下。
在家里,不当着众人的面,这种亲昵的小举动,苏珊已没有害羞了。
“你呀,以后别理这些东西,扔给门房处理就是。等中秋夜,我们一起去逛灯会,不比诗会自在得多。”
苏珊仰头看着房遗爱,眼中满满的爱意,她已经开始想象,携手共游灯会的场景,嘴角不自禁浮现一抹笑容。
不过,她表情立马垮下来,拿起一份请柬说:“这份是王姐姐派人送的,不闻不问不太好……那妾身,派人去回绝了吧。”
“嗯,就说咱们另有安排了,无法去参加诗会。”
苏珊口中的“王姐姐”,房遗爱自然是知道的,是她的一个好姐妹。
想来也是了,苏珊知道自己不喜欢这种场合,要不是特殊的人,她也不会来烦自己。
其实,从成亲以来,诗会的请柬从未断过。房遗爱现在名气太大,说是当今诗坛第一人,也不为过。
所以,很多诗会都想请他,特别是一些顶级诗会,缺了他似乎少点意思。
也就是,之前有段时间,见他一直不曾参加,少了一些。现如今中秋节将近,又变得频繁起来。
“嗯。”
苏珊靠在他肩头,轻轻地应了一声,脸上写满了幸福,完全没有“重色轻友”的愧意。
……
次日。
房遗爱迟到点卯,这是他的正常操作,同僚们知晓他得陛下信任,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人说他什么。
就连御史台,弹劾得都快没脾气了。
李世民知晓他的心思,自然不会罢他的官,顶多就是惩罚一番,这小子皮糙肉厚,完全不怕打。罚俸,这点俸禄对他来说,完全是九牛一毛。
马铁蹄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
而今,军器监全力赶制,要在最快的时间内,给战马、驿马按上马掌。
如此一来,官道改建事宜,最后的一点障碍,也就清除了,房遗爱开始丈量官道,做官道承包前的准备。
关于修路的消息,这段时间不胫而走,长安城内的商人们,率先行动起来……
确定了事情真伪后,他们开始四处走动,各处找关系,要和房遗爱攀上关系,希望提前求一个结果。
赚不赚钱无所谓,他们在乎的,是朝廷给的那个称号,如此便能摆脱身份枷锁。
当然,这事能够不赔本,自然是最好的。
但,在这个上面,房遗爱没有半分含糊,态度十分的认真,没有半分的含糊,他不想造出豆腐渣工程。
所以,这些商人的能力,都需要仔细审核才行。
甚至,他调来了李泰和李淳风,由他们来负责此事,以二人的身份,到工部任职,自当不在话下。
至于商人们送的礼,他则是一律……照单全收! 当然,以他现如今的财力,不在乎这点钱财了,最后都会孝敬李世民。
对于这件事,李泰的一百个不愿意。
是房遗爱下来死命令,他才带着满心的委屈,到工部来任职。
现在他和房遗爱学的,完全就是一个性子,根本不想参与这种琐事。或者说,除了科学之外的事儿,他都不怎么感兴趣。
他还想在庄上,看温室大棚种菜呢……
说起来,温室大棚已经建好,现已开始投入使用了,农事房遗爱不太精通,所以没有过多参与,交给有经验的老农。
这一日,房府来了一位特殊客人……
琅琊王氏少家主王弘直,早就送来了拜帖,今日前来拜访,房遗爱自然要在家中迎接。
“王兄光临寒舍,在下有失远迎。”
房遗爱态度十分好,他一向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上次世家向他发难,便是王氏给的消息,这算是一份善意。
“哈哈,房兄客气!小弟久仰兄台大名,今日一见才知,闻名不如见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