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他改变了大明
第106章 宁远巡抚
作者:万古大咸鱼更新时间:2024-11-21 16:10:24
38.宁远巡抚

大明版本的《人口论》在经过翰林院的那些词臣润笔之后,很快就传遍了天下。

也不是所有人都和叶向高这种能接触无数信息的高层,他们未必能看穿大明遭遇的危机,相信大明还很坚挺的人也不少,这个《人口论》推论出的可怕景象,很快就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随着朱皇帝出版的介绍外来作物和农业技术史的书籍传播开,推广美洲作物的呼声在各地都是越来越高。

很快的,朱皇帝还召开了一次廷议,讨论如何加快新作物的推广工作。

很快,就有一大堆人开始提自己的意见,甚至有人提出要把推广新作物的成果列入地方官政绩考评中。

吏部尚书周嘉谟听到这个智障意见还有一堆人附和后,立刻就头大了。

“启奏皇上,臣以为,此议怕是难以施行。番薯、土豆和玉米等物,皆不如麦稻等中国物产。此议若推行,州县官吏怕是会强逼百姓以上田种植这等杂粮。”

朱皇帝当然知道这主意傻透了,他都懒得对这种主意表态。

他也没指望在大明当下官府体系下做成这事,就是要召开个廷议,顺带给新作物打打广告而已。这一次廷议,朱皇帝的目的是要成立专门的农业研究机构——皇家农务研究院。

前阵子,朱皇帝已经在和内阁、吏部和户部通气。

这个机构,成立的目的是研究农业科学和技术,首要目标是推广美洲新作物,之后会陆续展开对多种主粮、牲畜、水产和经济作物的研究。

挂个朝廷的牌子,当然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做什么都给挂上个锦衣卫的牌子,实在不好。

大臣们一听这名字,再一看这机构的作用,最后一听,这机构只是打着个官方机构的牌子,但是就连领导都连个官身都没有,这算个什么?

很快官员们就发现,内阁、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等几位大佬都点头同意。

叶向高等人点头,当然是因为这机构没官方编制,经费也不由朝廷出,反正内帑里钱多了,他们也怕皇帝拿去搞事,现在用来钻研农务,也没有什么不好。

大佬们都点头了,还是皇帝提议的事情,就算有点不合成例,和他们没什么利害冲突。很快,这个奇怪的组织就在皇帝的力主下成立,并开始向整个大明招募合适的人才。

新的一年,去年错过播种期间的许多新作物都开始种植工作。

湖广钟祥的皇庄,还有徐光启的家乡松江府,适合长江流域的美洲陆地棉的育种工作也随之展开,在京师附近,适合黄河流域的陆地棉育种工作依旧由徐光启主持,皇帝还派出了人手,前往西北河西走廊地区,开始了美洲海岛棉的育种。

朱皇帝给了内廷制作的标准尺子,让农业技术人员们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植株密度,按照发给他们的手册上的要求栽种。

目前由于人才缺乏,除开京师附近有皇帝亲自指导的还好说,其他地区的所谓育种倒不如说更多的是建设种苗生产基地,做做推广前的准备而已。

要培养出合格的农业科技人才,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对于大明的官僚体系推广这些新作物的效率,朱皇帝是不大指望的。除开新作物,和农业技术本身,开发荒地自然也是重中之重,辽东的安全局势稳定下来之后,朱皇帝很自然地就盯上了辽西走廊这片有着大块荒地的地方。

广宁之战开始前,完成了运粮任务的高邦佐,就被朱皇帝调去了这一块,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宁远,主持山海关到锦州一带的屯田工作。主要任务是安置因为执行坚壁清野命令而后撤的,广宁附近的军民。

上任之后,高邦佐就很快将这里巡视了一遍。

去年上任的时候,经过辽西,这位高参议就被山海关之外的辽东地界的衰败感到震惊。

“去岁经过辽西,出山海不远,便只见田地荒芜,尝有一路行百余里而不见村落,如今总算是有了些人烟。”

随行的官员也不由叹道:“如今朝廷正商议如土默特部故事,开互市,给予虎墩兔汗等抚赏。没有北虏劫掠之患,辽西如今可以休养生息一阵。”

另一位却是恨恨地说道:“李成梁此辈,实在当诛。此辈在辽几十载,斩获无数,却是从不顾军民死活。致使近边墙之处,军民逃亡,田地大多荒芜。更不需说东虏成为大患,便是他养寇自重所致。”

众人闻言都感到十分气愤,一时间场面都有些沉默。

只不过,现在再说这些有什么用呢,李成梁都死了,李家剩下的人也在去年,被皇帝下令斩首。

起了这个话头的,也自觉无趣,很快又说道:“罢了,如今再说这些也没有什么用。”

高邦佐见话题有些跑偏,开口说道:“如今广宁粮价飞涨,长此以往,朝廷财计恐怕难以支持,正需要列为与某勠力同心,将这屯田的差事办好,好为朝廷节省粮饷,为天子分忧。”

众人都纷纷点头,这个事出政绩就是大功一件,他们都不傻,自然是要办好的。

万历朝大明的辽东变成一个巨大的负担,除开卫所彻底倒退为农奴制,军屯废弛,主要还是军事上的失败和土蛮汗反复劫掠造成的。

李成梁从起家后不久,就斩首不断,看起来是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他的打法,根本就是只求斩首,完全不顾辽东军民的死活,左翼蒙古反复劫掠之下,在努尔哈赤起兵之前,辽东就遭遇了严重的危机。

李成梁不断获得军功的同时,辽东却是被蒙古人摧残得不像样子。

辽东所有靠近边墙的地区,都时不时地被左翼蒙古入侵,军民逃散,田地大部分都被抛荒,就连政治中心广宁附近,到了努尔哈赤起兵前,村落分布都只能用如同晨星形容。

整个辽东只有辽河以东,辽阳以南地区,生产还没有遭遇大的破坏。这片地区三面临海,较少受到蒙古的直接威胁和骚扰,在其他地区经济残破之时,这个地区反而成为“全辽根本之地”。

熊廷弼说李成梁该杀,可以说是没有半点错误。

让高邦佐去主持的屯田,朱皇帝只希望救救急,不彻底解决卫所制度的问题,辽东就不可能真正获得新生。要解决辽东问题,也要不了多久,等灭了后金,他就会派出钦差和厂卫的人,在东江新军的武力威慑下,清洗辽地剩下军头和官僚们,彻底改革辽东都司的体制。

辽东是不设布政使司的军管体制,这里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士绅等旧封建势力本就薄弱,又被后金清洗了一遍,可以说是十分接近于一张白纸,内地复杂的土地问题在这里很好解决,在朱皇帝看来很适合用来旧瓶装新酒,直接上马近现代的管理体制。

薛国用去职后,他下的圣旨是暂时不设巡抚,实际上那会他就打起了把儒生的势力彻底从辽东清除的主意。

在研究了大量的资料,并考察了辽东的农业现状之后,朱皇帝发现就是在小冰河期,辽东的农业也是大有可为。

另一时空,南方农业增产,其实和清代对辽东的开发也有着莫大的关系。到了乾隆时期,辽东每年就能向江南输送百万石的豆饼,使得江南获得了宝贵的肥料,大大提升了产量。那会柳条边封禁没有解除,辽东的农业开发还远不够。

而此时,辽东的农业还非常落后,主粮惟种一黍,也就是黄米,其他作物的种植也十分落后,就是沦陷之前,也并没有多少大豆能输出。

夺回辽东,再打垮左翼蒙古,就算是在小冰河期,一样能安置下原有的辽民不说,还能安置大量北直山东流民,将水稻、大豆和玉米的种植在辽宁地区普及,配合新的体制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辽东还有希望成为粮食输出区,以豆饼作为肥料支持内地粮食增产,靠本地的粮食支持大明开发渤海国故地。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