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崇祯本科生
第43章 第四十二章:形势逼人
作者:坤琳婶更新时间:2024-11-14 23:00:38
第四十二章:形势逼人

六月的中午很炎热,太阳炙烤着大地,树叶都被晒蔫了,卷缩着叶边正苛求一场大雨的滋润。

北方的炎热不同于南方,南方的夏天是一种闷热,不管你身处哪里,永远都仿佛置身在蒸笼里面;而北方是一种干热,你只需要寻找一处阴凉地,再有一点微风,就会凉爽很多。

朱由检此刻就坐在凉亭里,身穿明黄龙袍,戴着金丝网纱龙冠,腰板挺得笔直,如同雕像一般正襟危坐。朱由检很久没有穿这身衣服了,久到大脑里丧失了这种记忆。再次穿上这件龙袍,有

点不习惯,背上有一处小痒痒,始终不敢用手抓。

这身穿着是王承恩的建议,朱由检也觉得见南边的人应该穿的正式点。就连在一边弹琴的陈圆圆,也是一身正装打扮,放弃了最擅长的琵琶,改弹一把古琴。

“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史可法和马士英对着朱由检结结实实的行了一个三拜九叩大礼,这一切都是大明朝的官样文章,所谓老祖宗留下的制度。

“爱卿平身吧。”朱由检浑身不舒服,背上的痒痒更痒了,想抓又不能,只好借抬手的时候扭了扭身子。

“皇上无恙,臣等就安心了。京师被围,着实让臣等担心了一把。”场面话还是需要的,哪怕你再不喜欢一个人,见面问声好这是礼节。

“朕都听说了,史爱卿在江南召集人手北上救驾,朕甚感欣慰啊。”不管史可法是否真心,起码出发点是好的,对比江南的其他大臣,还是起了带头作用,正能量还是值得表扬一下的。

“惭愧!臣没能抵达京城,望皇上宽恕。”

“这不能怪你,京城陷落的太快,是朕也没料到的。”朱由检指了指旁边的两个凳子:“两位爱卿请坐吧,吃点西瓜解解暑。”

朱由检拿起一大块西瓜就咬了一口,嘴巴上瓜汁直流。一旁的王承恩急的抬起手,捂了一下嘴。朱由检用余光看到王承恩的提醒,马上用袖子遮掩了一下,小口小口的吃了起来。

“此次南下,朕打算让太子去南京监国。不知两位爱卿可有异议?”既然在两个人精面前露出了真容,朱由检就不可能不把事情说清楚,要不然这些人还以为朱由检要退位呢。

“臣等请求皇上一起南下,坐朝听政。”朱由检知道他们会这样说,这还是花样文章,不是心里话。

“此事稍后再议,朕想问问史爱卿,身为兵部尚书,可有御敌之策?”

“臣建议跟后金议和,联手对付李自成等人。”历史上的史可法,就是执行的连清抗顺的国策,最后战死扬州的。一直到后来的隆武朝,才采取联合农民军,共同抵抗后金。

作为穿越者的朱由检,很清楚最大的敌人是后金而不是农民军。但是,这些话不能讲,就算讲了,起码也有个理由吧?!总不能直接对史可法说:我是未来人,我就是知道后金将来会打败你

们。这显然不行,所谓理不辩不明,道理不说不通。

“马爱卿也是这个意思?”

“臣附议。”国家必须有基本国策,南京重新当都城是已经板上钉钉的事实。不管崇祯当政还是太子监国,都必须要有一个基本国策。

在这个事情上,史可法和马士英是商量好的,二人认为,是李自成攻陷的京城,害得崇祯逃亡的,他们觉得崇祯最恨的应该是李自成。而大明眼下力量不够,寻找外援就成了首选。后金既然

打败了李自成,自然就是外援的最佳人选。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从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史可法等人的平庸。古之将来,真正具有雄才大略的人,都有着超凡的战略眼光。一般按照正常思维逻辑去做事的,都成不了大才。南明第一朝在国策的制定上,

就犯了错误。这跟李自成是不是汉人无关,而是制定国策的人缺乏战略眼光。

所谓联合农民军一致对外,只是一种幻想,至少在南明第一朝的时候无法实现。李自成和张献忠还没死,农民军也不会跟你联合。打了十几年,都已经结下深仇大恨,不是说结盟就结盟的。

事实上,真正促成结盟的都是在李自成和张献忠死后,各方势力都已经快不行了,迫不得已联合到一起。加上有隆武这个有战略眼光的皇帝出现,当然,他也是看到不联合不行的局势。

“朕想问问两位爱卿,当前局势,哪一方最强?”朱由检看了史可法一眼,心想:你想联合后金,我就给你剖析一下什么叫与虎谋皮。

“若论实力,目前后金最强。后金有大量骑兵的优势,又进入中原一马平川的腹地,加上吴三桂的倒戈,借助一片石的余威,现在已是所向披靡。”史可法心里一惊,难道皇上有别的想法?

“我们不联合弱的去一起对抗强大的后金吗?”朱由检笑了笑,这种小儿科的策略,如果还看不出来,还当什么兵部尚书。

“自宋以来,执行的都是联合弱的一方共同抵抗强的一方,如此大家才都有周旋的余地。如果联合强的一方打败了弱的一方,那么强势的一方势必会转过身来吃掉我们。无异于与虎谋皮!”

“我大明还有半壁江山,只需时日必定会重整旗鼓。”马士英想着还有江南呢,怎么可能说弱势就弱势了。

“如果李自成被后金打败,北方该如何?”

“大不了划江而治。”马士英脱口而出。

“你是想让朕把江北拱手让人吗?”朱由检恶狠狠的盯着马士英,这家伙心里想的就只是自己一亩三分地,说更直白点,就是想着定都南京,这样自己才好上位。

“臣不敢!”马士英吓得赶紧跪在地上,他也感觉自己说错话了。

“你的话没有说错,错的只是你的心思。”朱由检一语就说破,没有给马士英留面子,这也不是留面子的时候。

“江北一马平川,利于后金的骑兵驰骋。我朝皆是步兵,在这样的地形上根本就打不赢,你们以为朕糊涂了?”朱由检索性站了起来,走到亭子中间,手扶着柱子,望着亭子外面。

“李自成败逃西安,后金紧紧尾追,闯军的败亡只是迟早的事。等到平定西北,后金转手就会对付我们,这点远见,你们不会没有吧?”

“臣知错了。”史可法一听,立刻也跪在马士英身边。

“朕之所以让太子监国,就是不想引起后金的注意力。在后金全力对付李自成的时候,为我大明留一点喘息的时间。既然李自成的败亡已成定局,我们又鞭长未及,根本也谈不上联合闯军的

说法。你们以为朕会记仇?错了,朕记挂的只有大明江山。

如今大河以南都还在大明手上,山东也在大明手中。只是这些地方易攻难守,一旦金兵南下,势必守不住。不过,这大好的江山也不能就这么轻易拱手,所以朕要在大河建立第一道防线。朕

要亲自办这件事,两位爱卿可知朕的心意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史可法和马士英不可能还不醒过来。朱由检的话等于说,我亲自打头阵,为南京遮风挡雨,你们如果还不知足,就真是大奸臣了。

“皇上,臣等必将竭力保我大明。”史可法没想到朱由检又这么大的胆略,这和他之前认识的皇帝已经大为不同,难道是受了打击,一下子脱胎换骨了?

“建立防线需要兵,江北四镇的情况我想你们比我清楚。对吧,马士英?”朱由检轻蔑的看了马士英一眼。

黄得功是马士英的铁杆,又是一个大军阀,朱由检要建立防线,整编江北的兵马是明面上的事情。马士英这样的狐狸走一步看三步的,肯定想得到。朱由检与其留给马士英准备时间,不如现

在就把窗户纸捅破。

再者,江北四镇里,最有忠心的就属黄得功。从黄得功下手,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只要搞定马士英,黄得功手上的十万兵马就等于是朱由检的了。

“你回南京去告诉卢九德,但凡他还念着皇家的一点好,就跟你一起劝劝黄得功。朕的话说的够明白吧?”

“明白。明白。”马士英擦了擦额头的汗。虽说黄得功是自己这边的,可是黄得功毕竟只有十万人,其他四镇也不可能就穿一条裤子。何况崇祯现在任然捏着大权,自己也没有造反的打算。

“这件事都还是嘴巴严实点好,我不想见到我们自己四分五裂。两位爱卿可知道?”

这种事情虽然交了底,但也只能给重臣说。好在大家在这一问题上的利益一致,皇帝已经赤膊上阵了,再不帮忙,自己也会掉坑里去。

“南京的内政就交给两位爱卿了,拜托两位了。”朱由检说完,朝二人鞠了一躬。这是他遵照后世的习惯,有求于人,必礼于对方。史可法和马士英受宠若惊,完全没想到朱由检来这一招。

“皇上,使不得。”史可法眼睛框有点红,他一直和崇祯关系不太好,没想到这次被朱由检感动了。

“两日后,太子随你们南下。南京的官员,我会安排王承恩传旨的。一切照旧,非重大事情,不必报我。另外,夏收马上就要到了,税赋暂且不变。还有其他疑虑吗?”

“皇上,内阁...”马士英提了一下内阁,朱由检没有讲到内阁,马士英有点激动。

“内阁已有人选。等你们回到南京,自会揭晓。”朱由检留下了一个大悬案,让所有人都很期待。

史可法和马士英走后,朱由检递给了王承恩一张甚至,王承恩打开一看,心里一惊。里面是罗列的南明新朝的官员名单。

首先单单内阁就让王承恩抓瞎,他几乎一个都不认识。朱由检罗列的内阁三人是:堵胤锡,阮大铖,朱聿键。奇怪的是,这三人虽然当了内阁成员,却没有任何其他的虚衔。按照以前的规矩,内阁大臣一般都是有大学士头衔的。

王承恩欲言又止,朱由检看出他的心思,说:“我在北边,就不设立什么内阁。这三个人只是当做在南京的秘书,处理一般的日常事务即可。唐王朱聿键任辅政大臣,领内阁。帮助太子处理朝政。其他两位从旁协助。这下明白了吗?”

王承恩这才明白,朱由检这是纯粹性的设了一个处理事务的普通机构,只能理事,没有权利。这个所谓的内阁,也就起了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