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大汉钢铁直男
第353章 赌约
作者:八月与九月更新时间:2024-11-21 03:24:25
第二百一十章 赌约

大汉钢铁直男正文卷第二百一十章赌约“远兄,你现在确实有些咄咄逼人了。

大行令也没有说什么,何必这么揶揄他。”

都到现在了,卫青还对主父偃抱有一丝幻想。

气氛一下子降到了冰点,全然是因为张远不知道再说些什么。

尴尬了有一会儿,张远才开口问道。

“你知道主父偃回来是做什么的么?”

“知道,他已经跟陛下说了他的建议,陛下会在春日颁布。”

张远肯定知道这建议是什么,主父偃总共也就那几件事情可以猜。

“青弟,我也不想再多劝说你一些事情。

你也别劝说我了,咱们完全可以看一看主父偃的下场。

打个赌如何?”

“怎么赌?”

卫青现在对主父偃的将来可是十分看好,现在朝堂上除了他卫青最受宠的就是主父偃。

他也想纠正一下张远自大傲慢的性格,起先低调不争的张远才是他心底最完美的兄长形象。

“三年之内,主父偃必定横遭大祸,死无葬身之地。”

即便自己的小蝴蝶一直煽动着,张远在主父偃的事情之上也没有半点怀疑。

这个人必死无疑。

窦婴能活下来,那是误打误撞。

田蚡能活下来是他的性格得到了最根本的改变,同样的也是因为窦婴没有死,刘彻对他的抱怨也因为他放下了权力而散去。

至于主父偃,回来长安立马就跑去举报了燕王刘定国,然后刘定国自杀了。

刘彻在位的时候,诸侯王们违法乱纪的大有人在,淫乱王都更是常见的事情。

自打七国之乱以后,大汉的诸侯王就相当于被废了。

既没有权力治理王国,也不能任命高级官员,实际上就是被终生剥夺了政治权力。

而且封国的国相全都是帝国派去监视他们的。

饱食终日无所作为,一个正常的人还能去干吗?

再过个几百年,还能打坐念佛,可搁在风气这么开放的年代,娱乐生活不就只剩下一项了。

刘彻废除的诸侯王只有极个别是有造反念头,其余的罪过看起来很重,但放在任何一个其他的朝代,诸侯王那么做了也不可能被逼自杀亦或是贬为庶人。

当真是诸侯王也不能够犯罪,犯了罪比普通人还要倒霉。

自主父偃举报燕国国王刘定国,而导致他自杀之后,大汉诸侯王畏惧主父偃如虎。

不过这并不说明,所有人都怕了他,只是担心他找麻烦而已。

诸侯王即便无权无势但还是代表着一股力量的,人家的话语权还是很大的。

起码入了长安能够直接去找王太后去诉苦,像张远他们这些列侯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而某些人上位注定是要得到这些诸侯王的支持,因此张远断定主父偃既然开了这个头就没有可能再走回头路。

“远兄如此笃定?”

“说三年已经是我有些不确定,我要是笃定的话,便跟你赌主父偃一年之内必死。”

“远兄是觉得主父偃会跟晁错一样落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陛下可要比孝景皇帝英明的多。”

“青弟,咱们走着瞧便是。

若是主父偃在三年之内死了,而且是非正常死亡,那么我就赢了。

若是他没有死,那么我就输了。

至于赌注,谁输了就得听赢了的人的话,心里面也不可以再有芥蒂。”

卫青没有着急答应张远的赌注,而是转过头去看了一眼主父偃的背影。

心里面衡量盘算了一番,觉得这赌注其实无论输赢都无伤大雅。

张远赢了,就代表主父偃这人确实令人生恶,而他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就都是错的。

张远要是输了,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两兄弟就能修复关系,也能让张远知道他从一开始就错了。

输赢对大家都有利的事情,在卫青看来,答应就答应了。

可他不知道这场赌局从张远开口的那一刻,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远兄,我答应了。

这赌局自今日起生效,不过你可不能自己下场坑害主父偃。”

“我不会的。”

张远微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大步向建章宫外走去。

公孙弘在左内史的位置之上也坐了太久了,主父偃这么好的一个活靶子送到他面前,他不会不利用的。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在建章宫天梁宫内,一名小宦官跟刘彻说了刚刚张远跟卫青在前殿之上争执的事情。

刘彻听完之后心情大好,不过张远跟卫青谈话的内容,刘彻却不得而知。

张远跟卫青的关系越来越差,才是皇帝心里面想看到的局面。

不然卫青加张远的组合再加平阳公主再加上现在大着肚子的卫子夫,另外还得把公孙弘连带给一起算上。

这样的阵容,已经是大汉最强势的阵容了。

一个最受宠的妃子,一个大汉长公主,大汉除刘家以外最强的曹家,然后三个列侯,这三个列侯还都有官职在身,一个三公,两位卿大夫。

真的要是这几个人一点矛盾都没有,朝堂之上的言论特别是关于军事之上的言论,估计没有一个人能够左右的了。

而且现在李广还被贬为庶人了,现在大汉的军中卫青只要想就能成为他的一言堂。

今日张远跟卫青的吵架,让刘彻心里面放下了一些顾及。

张远并不知道这些,他出了建章宫就打算回杜县去。

李椒有刘彻故意庇护着,那张远还能做什么,至少现在为吾丘寿王他们争取了一下,也算是个不错的结果。

待回到杜县太学,张远便在太学门口见到了吾丘寿王。

看起来是朝廷的使者要快张远一步将这件事情告诉给了他。

“太学令,下官之前的抱怨并不是有意的,也不是故意要那样说。”

早先吾丘寿王跟张远抱怨了一下在太学内没有什么晋升的机会,张远就一直记着这件事情。

不然这次吾丘寿王并没有受伤,张远也没那个必要提起他。

“无妨,你正值壮年,在御史大夫府在磨炼个一两年,跟在陛下身边现现眼,陛下喜欢的不就是你这种文人么。”

张远拍了拍他的手臂,然后把战马的缰绳递给了过来的守卫。

“走进去吧,不必这个样子。”

“嗯。”

吾丘寿王现在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

现实很残酷,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在刘彻面前一直晃荡着的人晋升的几率比其他地方的人高了不止十倍。

在京的卿大夫晋升三公是最多的,至于大汉其余几十个郡守,百来个都尉,谁知道他们啊。

文翁作为三朝老人,名声更是传遍了巴蜀,外面的人提及巴蜀的时候还会提起文翁。

他的能力就比公孙弘这些人差么?

肯定是不差的,而且文翁走的还是刘彻最喜欢的路子。

可到最后还是死在了蜀郡郡守的位置上,老死的而非其他原因。

由此可见秀存在感是多重要的一件事情,估计大汉很多两千石的官员,刘彻见都没见过。

一千石的官员,也就御史最能够现眼的。

吾丘寿王现在调任过去,刘彻是不会让他去御史大夫府待着,最后肯定是入驻兰台。

张远心里面也清楚,今天刘彻最终能够同意,也是记起来了往日跟吾丘寿王之间的情分。

这几个陪着刘彻渡过了少年时代的文豪,在刘彻心里面还是占据了一定的空间。

等二人回到了太学令府邸,张远办公的地方,吾丘寿王有些话也能说了。

“下官还是要感谢太学令举荐提拔之恩。”

这次太学好几个人调回长安,大家里面都清楚是因为什么。

张远这是把李椒闯入太学伤人甚至要杀自己的事情给翻篇了。

说起来是刘彻对张远的妥协作出的一点补偿。

总归是要补偿的,张远大可提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可张远最终还是帮助了吾丘寿王他们。

“这样的话不用再说了,往后你入了御史大夫府,帮我照顾一下王卿。

那里是大汉消息最为灵通的地方,所有的消息都要以御史大夫为中转站。

若是我遇到了什么难处,需要你帮助,到时候你可以偿还这个情分。”

这样子对吾丘寿王解释会让他心底的压力小一些。

卫青说张远傲慢跋扈,可那都是对外人。

对自己人,张远是狠不起来的。

“下官明白,只要太学令有用到下官的时候,下官定当不留余力帮助太学令。”

“好了,那就这样吧。

我有些倦了,你先退下去吧。”

张远已经下了逐客令,但吾丘寿王还停在原地没有离开。

“太学令,下官还有一事需要提醒您。”

“什么事?”

“下官三日后会去长安,可空缺出来的太学丞位置怎么办?

您的心性,要是陛下弄来一个跟您不太对付的人过来,您以后心里面肯定会不太愉快。”

吾丘寿王说到一半,张远猛地一下拍了自己的大腿。

最重要的事情特么的给忘了。

而且关键的是,张远记起来自己还欠一个人一份人情到现在都没有还。

“孔安国现在是否还在太学内?”

“未曾离开过。”

“去把他找来。”

“您的意思是让孔安国出任太学丞一职?”

“我只会给他写一封文书举荐他,毕竟是一个重要的官职,岂可由我私自决定?”

“下官明白。”

孔安国需要的就是一个空缺的位置跟一封举荐信。

谁要是觉得作为孔子后人,孔安国只是一个文人那就真的小看他了。

可能孔安国这一家子没有人当官,可人家孔家是一个大家族。

他背后是有人的,没有机会的时候,他背后的人不会推他一把。

但是一旦张远给孔安国一个机会,孔家的人难道会看着一个极其重要的官职从孔家手里面溜走么。

太学丞可是太学排名老二的大官,太学的重要性对于天下儒生都同样的重要。

孔安国有个叔叔,虽然在他出声之前就死了,可那也是他的叔叔。

全华夏唯独孔家的家谱最为出名,并且在每个朝代都得到了重视。

所以家族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了一些。

孔安国那个叔叔,说起来都特么的有些离谱。

一个孔子后人,竟然能够汉高祖刘邦一起起兵,就在芒砀山。

说出来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而且也不知道一个流氓头子,一个孔子后人怎么能在一开始起兵的时候就搅和上。

且不管他们两个人是怎么搅和上的,孔安国这位叔叔,孔子的九世孙最终跟着刘邦一起打怪升级最后还活了下来,成为了大汉的开国功臣。

作为最早的从龙之臣,孔安国的这位叔叔排名还不低。

蓼侯孔藂,西汉开国功臣排名第三十。

历经七十年,一百多个,能排三十名可见其重要性。

孔藂的儿子孔臧现在承袭了他的爵位,再过两年就能够位列卿大夫,不过只是个太常。

虽然孔臧当了两年太常就完蛋了,但是后面的结果还是挺好的。

在大汉,太常这个官位被大家戏称为夺爵小能手。

因为是负责礼仪的官职,而礼仪这个东西想要恢复上古跟书上说的做的一模一样,难度比让张远去边塞杀数十个匈奴人都难。

因此在这个位置上能够做下的没有几个人,大部分都是因为一点点的小过错就被责罚了。

责罚也很简单,剥夺你的爵位。

开国功臣的后代们,被夺去爵位第一多的原因是酎金。

第二难以想象的就是因为当了太常这个官,也是离谱,其实就是皇帝想找个理由废除你的封国。

没办法,刘邦对他的兄弟太好了,留下来一堆麻烦给他的子孙解决。

一百多个功臣,人人是侯爷,人人有封国。

说跟兄弟分天下,最后还真就分了。

几千年来,对开国功臣最好的开国皇帝真的就是刘邦了。

被杀了那几个真的是自找死路,而且韩信即便造反了刘邦也没杀他,最后还是吕后杀的。

老祖宗对兄弟们太好,刘彻就得想办法解决。

可现在孔臧还没解决,蓼侯一脉仍然是大汉举足轻重的大家族之一,而且还得加上孔家一整个家族支持。

张远只需要稍微一点拨,孔家的人便会在背后发力,将孔安国推向太学丞这个位置。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