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黄雀在后
南宫燕目光一动,那故作的笑容慢慢地僵在脸上。她当然知道,宫千雪能说出如此话语,并非空穴来风。若是无冷凌孇的交代,凭借宫千雪的奴婢之身,恐怕借她一百胆子也不敢如此与自己说话。
长长地舒出一口气,伸手端过冰冷的茶水,轻轻地喝了一口,掩饰着内心那无比的慌乱,柔声道:“宫千雪,你知不知道,那周德妃在后宫之中调配的养生之药,几乎皇上临宠过的贵身,都有食用。”
宫千雪的眉头,轻轻地扬起,点头笑道:“处身成女,必会增加衰老的速度。那周德妃配制的药丸,服用之人无不是皮肤光泽圆滑,在终日操劳与花费心思过度操劳之中,依然能保得青春之姿,无人不称赞周德妃的护养之功劳。”双目中突然带着几分锋利,冷冷地瞟过南宫燕的脸,笑道:“难道,淑妃感觉有何不妥么?”
南宫燕呵呵轻笑,摇头道:“看来,娘娘派你过来,果然是有备而来。”放下手中的青花茶杯,眉头轻轻憋起,压低声音道:“你可知道,那周德妃所调制的养生丹丸之中,带有何种药物?”
脸上,忽地扬起一抹轻蔑的冷笑,轻蔑地看着宫千雪。那夜芳菲的提点,就连数代为皇室效力的国师都能被轻易控制,更何况是区区德妃。那灭绝天良之举,若是皇太后有知,要是查出与冷凌孇有所牵联,恐怕她冷凌孇的皇后之位,无法保全。
宫千雪双手交错,朝着南宫燕恭敬地施礼,道:“麝香,藏红花。皆为珍贵之材。不要说周德妃的养生药丸之中含有如此珍稀之物,就连殷国师早在淑妃进宫之前,便以这两味药为基药炼制丹丸了。”
南宫燕的脸上,忽然地涌起一抹红晕。浑身发出猛烈的颤抖,双目之中忽地露出无比的惊恐,颤声道:“难道说,那麝香灭育,藏红花杀种的说法,是空穴来风么?”紧紧地咬着牙齿,逼视着面色平静的宫千雪,冷声道:“难道,我是被人设计了么?”
心中,那股莫名的慌乱,让她整个人开始不安起来。难道,那属元帅对自己的在盛典之上借皇太后之手赏赐仙丹,想置她于死地之举,虽然她表面不计前嫌,心中早已经想好了对付自己的办法么?
伸出颤抖的手,去拎那碎花的青瓷茶壶。触到茶壶之时,才猛然发现,在那一阵惊慌失措之下,自己的整个身子如同被抽干血液一般的酥软无力。就连那茶壶,都无法提起。
宫千雪微微一笑,伸手拎过茶壶,轻轻地给南宫燕倒了一杯茶,递带南宫燕的面前,柔声道:“淑妃,你应该相信。为何娘娘对任何人都有防范之心,唯独对你网开一面,还央求皇上在你进宫之时便破格封赏昭仪之身?”
看着南宫燕目带惊恐的慌乱之色,宫千雪轻轻地将茶杯塞到南宫燕的手中,笑道:“南宫府与周府一样,扶持冷府一路成长,现如今冷府已成为大宋最为强大府邸。娘娘的皇后之位,坚不可撼。所以娘娘才会从不考虑你和周德妃对她造成威胁。”
南宫燕接过茶杯,茫然地看着宫千雪,摇头道:“难道,娘娘对我从来没有就排斥之心么?”
宫千雪微微一笑,沉声道:“南宫淑妃认为,你与司徒德妃相比,身份和背景如何?”
南宫燕低头沉思,随即吃惊地道:“你是说,那司徒德妃的自杀身亡,难道与娘娘有关么?”
宫千雪目光一柔,轻声道:“司徒大人原本也是冷府的得利干将,司徒德妃能晋升至德妃之位,完全是依靠娘娘的恩惠。”看着南宫燕手中的喝干茶水的杯子,轻轻地伸手取过,放到桌上,轻声道:“司徒德妃以为自己能凭身而贵,不将娘娘放在眼中。虽然娘娘对她的做法深感厌恶。不过看在司徒大人的份上,破格让司徒德妃选择一种比较体面的死法而已。”
南宫燕紧紧地咬着牙齿,双目之中的带着几分血红,颤声道:“雪儿,你自小便在宫中长大。此时能不能告诉本宫,要如何做,才能不让娘娘对我生有成见之心?”
忽地,心中带着无比的恐惧。细思自身处境,此时除了皇太后对自己心生爱意。似乎早已经到了举目无亲之地。若是冷凌孇对自己生出杀意,恐怕自己性命不保。带着无比的焦急和惶恐,伸手拉着宫千雪的手,颤声道:“告诉本宫,我要如何?”
宫千雪轻轻地抬手指着身体早已经僵硬的周德妃,轻声道:“那么,你如何与皇后交代周德妃的死?”
南宫燕紧张地咽下一口,抬头朝着门外看了看,朝着门口的宫女道:“你们出去,记得,不要让任何人进来。”
只等宫女关上房门,南宫燕伸手抓着宫千雪的衣袖,颤声道:“雪儿,事已至此,本宫便不与你隐瞒了。是那属元帅暗中告诉本宫,说是娘娘与周德妃联手,制造那养生美颜之丸,便是想陷皇室于不齿之境。”
宫千雪身子猛然一抖,圆睁的双目之中带着无比的震惊,沉声道:“真的,真的是属芳与你说的么?”
南宫燕沉重地点了点头,黯然道:“也许,是在那盛典之上,皇太后赏赐仙丹,属芳以为本宫要害她,便怀恨在心罢。”咬了咬嘴唇,恨恨地道:“不曾想到,她竟如此狠毒,想借用娘娘之手,陷我于不义之地。”
宫千雪脸上那僵硬的笑容,慢慢地变得柔软,轻轻地凑到南宫燕的耳边,低声道:“淑妃休要着急,此事不要惊动太多人。而且,你所说的一切,空口无凭。凭属元帅的建国功臣之身,纵说理,恐怕你也拼不过她罢。”
咬了咬嘴唇,道:“娘娘也还不知道此事,你速速处理周德妃的尸首。此事她锁骨带伤,若说是自尽,恐怕也说不过去。不如便将她投入枯井,今日在场之人,万不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