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是魏国的第一大城,与大河北岸的都城安邑遥遥相望。虽说不是都城,大梁的城池规模与街市气势却比安邑大得多。论地利之便,大梁地处丰腴的平原,北临黄河,南依逢泽大湖,水路陆路四通八达,便成了中原地带最大的物资集散地。魏国当年之所以没有将大梁作为都城,仅仅是因为韩赵魏三家当初分晋时,魏氏势力范围内的南部平原尚是贫瘠荒芜的原野,大梁还只是一座小城池。而当时的安邑却是魏氏的势力中心,地处黄河汾水交汇处,农耕发达,城池坚固,自然便做了都城。
不想自魏文候起,用李悝变法,尽地力之教,全力在黄河南岸发展农耕,大梁大大的得了一回天时地利人和,竟是迅速富庶了起来。随着农耕兴旺,工匠商贾也纷至沓来,大梁便在一百多年间蓬蓬勃勃地变成了水陆大都会,重筑大城池,工商云集,店铺林立,形成了天下第一大市——魏市。
更兼列国名士纷纷前来定居开馆,文风昌盛,私学大起,隐隐然便成了中原地区的文明中心。
虽则如此,大梁人的心里,总觉得少点儿什么,尤其见了安邑人,总是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儿。安邑是王城,是国都,纵然不比大梁富庶文化,却自有一种王城国人的优越感,动辄便是“天下大势如何如何”的高谈阔论,或是“近日魏王赏赐上将军六进大宅、”“前几日丞相纳了一名美妾”等等王侯将相的隐私逸闻。大梁人听得一边羡慕,一边泛酸。
大梁人可以在任何外地人面前高谈大梁的享受讲究和精到至极的生意经,但就是在王城安邑人面前羞于开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财富与享受如果远离权力,人们只会说你就是个富商而已。
说到底,大梁人缺的是一种贵气。富而不贵,心里总悻悻不是滋味。
然而,月余之前魏王特使带来的一道王书,却使大梁人看到了富贵双至在安邑人面前挺起腰杆的希望,全城沸腾了起来。
魏王特使的宣谕是:“以魏国为盟主的六大国会盟将在逢泽之畔举行,大梁城定为六国会盟的后援基地,大梁要迅速在逢泽大湖边修筑起六国兵营和六国行辕,在这里囤积大梁佳酿,云集大梁美女。”
如果仅仅是这样,自然还不会使见多识广的大梁人激动起来。要紧的是几乎就在同时,安邑商人酸酸地传来一则王宫秘闻:“魏王喜欢大梁,所以在逢泽会盟,是有意将国都迁往大梁城。”
旬日之间,秘闻不胫而走,人人都在兴奋地议论。随着安邑商人不断地向大梁转移财产和各国商贾的探询证实,大梁城的兴奋激动终于蔓延成了狂欢。谁也不知道何时何人开的头,原本中夜收市的夜市变成了彻夜大市。各色酒肆饭铺灯笼高挑,幌旗招摇,高谈阔论与喝彩之声溢满街市。原本是盛世大节才举行的社舞也拥上了长街。
那由四十多个壮汉抬在特大木车上的社神雕像缓缓行进,和善地看着在他脚下狂欢劲舞的彩衣男女,总角小儿也一群群的拥上街头又唱又跳。外商们也站在街边屋檐下兴奋的指点议论。
起先最令外商们心惊肉跳的是大梁所有的物价都大跌五六成,甚至有的跌到了八成。每家店铺面前都高高挂起了红布,上面写着“欢”字。下面则是“跌五、”“跌六、”“跌八。”外国的外商们心惊肉跳,但又不能开罪于天下第一水陆大市的父老,只好随行就市的跌三跌四。然则更令外商们惊讶的是,大梁人们竟不屑于趁此喜庆之日抢占小利,他们彬彬有礼的走进大店小店,只卖些喜庆之物或酒食甜饼之类的。而这些,也都是在大梁人开的店里买,极少光顾外商人开的店。
一时间,外商们钦慕不止,相顾惊叹:“文哉大梁!”惊喜之余,不知哪国的大商带头,外商们竟是跌九成以谢大梁父老,一家齐国大商,甚至将喜庆之物与酒食甜饼摆在店门口馈赠市人,一天竟没送出几件去。
外商们即惭愧又高兴,便将店面生意交与账房先生们看管,纷纷走上街头与大梁人同欢。
今夜的大梁就是如此这般情景。所有人都沉浸在欢乐喜悦之中,而快乐的背后往往伴随着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