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眼热地将两个亲亲密密的人望着,直望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有了某些醒悟:若是早在献容回府之处,在献容还在羊氏祖宅,或是兴晋侯府时,自己也如献容如今待宣华公主一般地以真心相待,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是不是,她曾也有过与献容亲密无间的机会,但就因自己没有好生地把握,便眼睁睁地看着献容与自己背道而驰,越行越远呢?
是不是,若献容与自己一条心,孙氏也不会那么快的覆灭,甚至能因献容与宣华公主而重现昔日荣光呢?
是不是,自己也不必面对如今这般难堪的困境,而是仍在洛阳的贵妇们中当一个地位超然的兴晋侯夫人,受人尊敬?
孙氏越想越觉得难过。
原本,自己手里曾经握着这样一副好牌,还占着如此得天独厚的运势,可就因为自己左摇右摆的态度和一点点不可告人的隐秘心思,却亲手将这副好牌打得稀烂——
若是能早日全副秀堂兄,老老实实地献容站在一处,而不是试图处心积虑地将窈娘送入宫中,是不是一切都会与如今不同?
她想到往日出门时的威风,便是面对前朝的几位老公主时心中那隐约的优越感和飘飘然,再思及如今出门时众人对自己避之而不及的态度,浮肿的面上又悄悄地滚落数颗眼泪。
但已无人再在意她的态度了。
自宣华一出现,献容便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部落在了宣华公主的身上——她还以为这小姑子会因为失了未婚夫婿会十分难过,但如今看来,宣华却似丝毫不在意似的。
她似并不将那件事放在心里,只将献容的胳膊抱着,绞尽脑汁地想着又要去哪里玩……
瞧着宣华公主如此活泼的模样,献容一直以来都有些提着的心却忽地松了一口气。
追本溯源,孙秀始终是赵王司马伦的人,并不与陛下一条心,便是每每对着自己这个外甥女时,眼睛中也是时不时地闪动着不屑的情绪的。
那双滴溜溜地转动着的绿豆眼,总是充满了阴狠和算计,甚至连绿珠都是死在他的手中——
献容是亲眼见过孙秀对绿珠的志在必得的。
她原本以为,便是孙秀当真逼死了绿珠,看在他对那个美人的心思上,总归也是要将绿珠好生安葬才是。
但他没有。
甚至,在将绿珠逼迫到坠楼死亡之后,孙秀之后所做的一切,才是更加叫人惊骇——他将尚且还剩下最后一口的绿珠活活地扔入深山中,任由野狗啃噬了那个传奇美人的每一寸血肉,直将她肯得只剩下最后寥寥数根骨头……
这便是他曾放在心上的人。
在他得知绿珠誓死不从他的时候,甚至连全尸也未曾给绿珠留下。
警惕与疏离,自那时起。
甚至,在献容的心中,对于整个孙氏一族的一向,都是十分不好的——她亲眼见识了孙氏待自己的冷漠,也见证了孙姨母的粗鄙,孙窈娘的恶毒与算计,还有孙秀的狠绝。
整个孙氏一族,于献容来说,都是如虎狼窝一般的存在——再看宣华公主,她的年纪还那么小,那么单纯懵懂,又是一副十分天真烂漫的性子,献容曾不止一次的担忧着,若是宣华工作当真落入了孙氏一族的府邸中,又能活到几时?
毕竟孙秀是赵王的人。
眼下虽赵王与陛下明面上还保持着一派和气的模样,但私底下,二人之间的气氛早已是剑拔弩张了。
若没有出孙窈娘那桩事,孙氏一族尚未覆灭,宣华工作早晚要嫁入孙氏族中——到那时,一边,是自己的父皇,一边,却是自己的丈夫与公公,宣华公主又该如何自处?
她不由在心中忽地多了几分心疼。
献容将宣华公主温软的手握在掌中,忍不住问道:“宣华,你……”
宣华公主却像是猜到了她要说什么似的,但并不直接回答,而是将一直安静坐在一旁眼巴巴盯着自己的孙氏望了一眼,这才笑了笑,顾左右而言他:“羊氏阿容,我归来多日,许久没有出宫了,实在有些觉得憋屈……羊氏阿容,不若你给我一道宫令,叫我出去透透气,如何?”
虽是在求着献容,但她仍唤献容为羊氏阿容——无论如何,献容始终与自己差不了几岁,那声“母亲”,实在是有些叫不出口。
献容也不在意。
她只是颇为心疼宣华小小年纪便失了母亲,又在外颠沛流离了那么多年——一看到宣华公主,她便觉得像是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一般,那么小小的一个,又可怜又无助,便是阿兄在照顾着自己,也不过将自己当成棋子一般,或许有几分真心,但总归是利用站了多数。
毕竟,阿兄经过多方考虑后让自己回归羊氏,又经过数次推手,叫自己成为了皇后。
宣华公主也是这样。
她被强行地押送到自己的封地,好不容易才被陛下召回来,却又给她定下这样一门亲事——
如今的献容虽然心中早已接受了自己的身份,甚至十分庆幸,但心中,总归还是有着几分遗憾的——陛下待自己好,那是因为自己恰好遇到了正确的那个人,这桩婚事,也远比自己想象中要好得多。
可宣华公主不一样。
她本是天之娇女,却也如自己一般身不由己地被司马衷赐了那样一桩不堪的婚事,如今孙氏一族覆灭,婚事虽然作罢了,可她心中又岂会没有怨言?
不知怎的,献容突地觉得有些发冷。
但当她触到宣华公主眼中的一丝了然时,又忽地有些释然了。
宣华公主似是完全不在意似的,她将自己一只手轻轻地搭在献容手背上,用自己的手去温暖献容有些凉意的手,又微微地笑:“你别担心,我没事。”
她宽慰着献容:“羊氏阿容,你别担心。”她像是猜到了献容心中的想法:“身为公主,我有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莫说是父皇要我嫁孙氏,便是要我立时去和亲,我也不会怪他的。”
她将一旁明显有些尴尬的孙氏看了一眼,也不在意孙氏的目光,只柔声地说着:“父皇先是大晋地陛下,再是我的父亲,无论他要做些什么,总是从大局考虑的,至于我所要做的,便是老老实实地听父亲的话,这便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