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褒笑眯眯的听着孙皓讲着王蕃如何死去,那韦昭又是多么的恐慌,万彧是多么的耿直,张布和濮阳兴多么的惴惴不安。这一刻孙皓犹如一个孩子,兴致勃勃,仿佛能让这些世族重臣变脸是多么开心的事情。
司马攸给孙皓一边倒着茶,一边笑了起来,“哦?这么说来,你倒是大觉畅快了?”
“何止是畅快,简直是大快人心啊,我从来没这么开心过,痛快,痛快!”孙皓用的是我,在他心里,贾褒和司马攸已经是他的挚友了。
“你这么做,很可能会引发你吴国的朝局动荡,接下来的便是他们改弦易张,再立新王了。你可知道?”贾褒笑着说道。
“我当然知道他们会做什么?只是即便如此,我还是要这么做!这吴国的贪官太多,这吴国的世族为了家族利益,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我必须要竭尽所能的去杀进贪官!哪怕杀了这些贪官之后,吴国颠覆了社稷,被你晋朝所吞并。但是在我孙皓看来,能为百姓铲除令人憎恶的贪官污吏,便是造福于民,我孙皓甘愿!”
孙皓大无畏的说道,只是他这番话却让贾褒摇着头。
“可记得青史如何记录商纣王的?”贾褒轻叹一声,“你造福于民,可是能文善赋是是士卿大夫不是贫民百姓,识文断字的是氏族贵族不是贫贱黎民,只怕历史还是会被你所惩处的贪官污吏的后代所撰写的,届时你便是这青史之上,与那商纣王齐名的暴虐之君了。”
“那又如何?只要我真的有造福于民的心,哪怕被人说成子绶,又如何?我不怕。我只要当世的百姓们,记得我的好就行。我孙皓不在乎死后被人怎么说,更不在乎身后名,我只在乎最实际的东西。这世道总不能一直被那些巧言令色的白CHI废物横行永远?而务实勤恳却被人歪解曲解吧?”
孙皓不信邪的说,他只是不知道,后世真的把他与商纣王齐名,是赫赫有名的暴君。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曹有十胜,即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
第一是道胜。袁绍作为世族军阀,礼仪繁多而杂乱,为其形式所羁;曹操“体任自然”,因时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筹。
第二是义胜。曹操奉顺以率天下,顺应历史潮流,合乎道义。
第三是治胜。郭嘉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历史和现实,认为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
第四是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曹操则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第五是谋胜。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机警果敢,应变无穷。
第六是德胜。袁绍沽名钓誉,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曹操以诚待士;不为虚美,讲究实用,刑赏必诺,与有功者无所吝,那些忠正而有远见的并且务实的士人皆愿为用。
第七是仁胜。袁绍怀妇人之仁,见人饥饿,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对于自己见不到的,则虑所不及。这不是政治家的胸怀。曹操对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对于天下大事则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恩德施乎四海。
第八是明胜。袁绍惑于谗言,而曹操则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润不行。
第九是文胜。袁绍是非不分,曹操对于正确的进之以礼,不正确的则“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胜。袁绍用兵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操则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敌人闻而”
“其实,曹操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可是这样的人,却有着赘阉遗丑的骂名,你觉得身后骂名,你子孙受得住吗?”
孙皓听着不得不深思起来。
“再说那商纣王子绶。《史记殷本纪》记载,说纣王重刑辟,有炮烙之法;九侯女不薏淫,纣怒,杀之;脯鄂侯尸,剖比干,现其心。当时名士出笼而受西周文王委托,作兵书《六韬》,将暴君商纣王化为杀人成癖、嗜血成性、以炮烙之刑为乐的恶魔!然而,真正商周史料《今文尚书》之《商书》、《周书》诸篇中,均未见商纣王失道失国的罪状,也无焚炙忠良、滥杀无辜、嗜血成性之类记载。”
贾褒端起茶水,饮了几口,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孔门弟子子贡就曾指出,纣的罪行并不像史书所言那样厉害,只是后人把罪行都推在纣的身上而致。这纣王其实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他对殷商时代中原地区的领土开拓是有杰出贡献的。所谓纣克东夷,就是开拓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而西周正是乘纣克东夷,殷商国内青壮兵丁空虚的机会,东进灭商的。故而有了成王败寇,任赢者胡说栽赃的现状。”
“史书上记载的纣王的罪行有:沉溺酒色,奢糜腐化。残忍暴虐,荼毒四海。可跟历史上的君王比起来,却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奢侈腐化,暴虐荒淫,镇压反叛,剪除异己,这是一切帝王的共性,并非商纣王独有。这汉灵帝之时不也是卖官鬻爵,暴虐荒淫吗?那赤眉军的叛乱,那黄巾军的叛乱不都是皇帝派兵镇压吗?那刘氏汉庭开国之君刘邦不就是杀英布和韩信,以达到排除异己,将江山留给子嗣的心思吗?这有什么不对的?”司马攸借着贾褒的话茬继续说道。
“妲己本来是纣王剿灭苏部落的战利品,也是纣王的玩物。可是,武王伐纣后一千年的《列女传》把劣迹都归于妲己一人,这就是女祸亡国论,一如那褒姒烽火戏诸侯。”
司马攸刚说完,孙皓打趣道。
“周文王姬发怎么抢得的子绶皇位,子绶怎么因着妲己受到谩骂,那周文王的子孙周幽王依旧是怎么被人家指着鼻子骂,甚至比子绶更可怜,不是英勇战死,而是死于诸侯的乱刀之下。”孙皓大笑起来,“这就叫做一报还一报,报应不爽!”
“确实如此,只是孙皓,你可知道这子绶试剂是个什么样的人吗?”,贾褒卖着关子问道。
“你倒是说说看。”孙皓好奇的回道。
“据《史记》记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他的才智足以对复杂的事情迅速作出准确的判断,他的气力足以徒手杀虎。他一手抓九条牛的尾巴,往后一拉,九条牛只有向后倒退。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上古九州的扬州一带。
当时的东夷常向商朝发动进攻,掳去大量百姓作奴隶,对商朝是个威胁。纣王的父亲帝乙就和东夷大战一场,但没有取得胜利。纣王登基之后,铸造大量兵器,亲率大军出征东夷。东夷各部联合起来进行抵抗,但挡不住纣王的攻势。”
贾褒顿了顿,继续说道。
“纣王一方的箭镞是青铜制造的,精巧而锋利、射程远、杀伤力大。两军对阵时,东夷的军队一批批倒了下去。据说,商军如秋风扫落叶一样,一直打到长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取得大胜。从此以后,中原和东南一带的交通得到开发,中部和东南部的关系密切了。中原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南地区,使当地人民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了生产。实事求是地说,这个历史贡献,应该记到纣王身上。”
司马攸接着分析道:“而子绶之所以失败主要来自于内忧外患。子启为纣的长兄,其母生子启时是妾,待生子绶时立为后。按当时的法定制度,王后之子方可继王位。故子绶继位,所以子启恨纣王子绶。在商纣王登基之后,他无意就埋下了被长兄子启妒恨的种子。而子启对于弟弟辛的继承王位耿耿于怀,总想和子绶争夺王位。于是就想方设法制造舆论,对纣王进行人身攻击。同时,纣王的叔父比干和箕子以及其他一部分老臣也都倾向于子启。”
“商朝的传统是旧贵族当权,也就是世家贵族子弟当政。纣王要改革一些不利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旧制度,往往遭到这些守旧派的攻击和反对。他们诬蔑他唯妲己之言是从,甚至诬赖子绶慢待鬼神,轻蔑女娲。这些惑众的带有攻击性的流言在朝中流传开来,使得纣王非常被动。这对于精明强干、自尊心很强的纣王来说,无疑地给他的心灵深处增加一种很大的压抑。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纣王下决心不用旧人。而只任用跟他意见相同的人,甚至还要奴隶参加国家公务,这样一来子绶无形之中扩大了殷族内部的矛盾和分裂。在西周进攻朝歌的前夜,殷王手下的部分重臣竟然无耻地背叛自己的祖国而抱着祭器,卖身投靠到西周去。”
司马攸看向孙皓,“即便你无惧于身后骂名,你的宗族呢?万一再来一个孙鲁班呢?万一你的族人有微子启这个人呢?”